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多家銀行收緊房貸 房地産“黃金年代”或將終結

2014-02-26 14:5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銀行對房地産業的態度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繼不久前多家券商對房地産信託發出預警信號後,關於銀行業收緊房貸的傳言正在市場中蔓延。

  多家銀行收緊房貸

  記者25日了解到,興業銀行春節前下發相關通知,將部分與房地産貸款有關的業務暫停至今年3月底,此次業務窗口指導僅針對地産夾層融資與地産供應鏈融資,個人住房按揭並未受到影響。

  記者隨後聯繫招商、交通、民生銀行等股份制銀行,得到答覆均是對房地産開發貸款趨於謹慎。

  近年來,開發貸款、信託、基金等融資方式相互交織,形成了一張“造血網”,源源不斷向房地産市場“輸血”。隨著商業銀行風險意識的增強,其對房地産開發貸款已開始收緊。

  業內人士預測,未來銀行對房地産相關貸款將持續採取謹慎態度,尤其是對風險較大的二、三線城市和中小型開發商的業務將會進行更嚴格的審核,必要時不排除暫停的可能。

  瑞銀證券分析師李宗彬認為,由於開發商財務杠桿較高,如果銀行暫停開發貸款及按揭貸款,開發商的現金流可能面臨較大壓力。

  地産資金鏈風險驟升

  此前,部分三、四線城市出現“空城”,杭州、常州等城市的部分樓盤採取力度較大的降價促銷,引發外界對部分開發商資金鏈驟緊、房地産市場可能轉向的猜測。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出現打折促銷,可能是因為項目開發商新增土地儲備較多,面臨一定的資金壓力。

  “杭州、常州等供給偏大的城市出現的降價銷售現象不會蔓延至整個一、二線城市,但房價漲幅回落將是行業趨勢。”李宗彬認為。

  興業證券認為,商業銀行的行為模式變化無異於同時掐斷了銷售回款、外部融資這兩條路徑。房地産的資金鏈風險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處於高位。

  此外,今年以來,市場資金成本不斷攀升、信託違約事件頻發等因素也促使商業銀行對市場風險重新定價,可能會放緩配置高風險、高收益資産。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估算今年將有7966隻信託産品到期,規模合計9071億元,而風險敞口恰恰集中于房地産和平臺信託,其中房地産信託到期規模達到2500億元。

  “近年來信託違約事件出現概率最高的是房地産行業。”廣東金融學院院長陸磊説。“黃金年代”或將終結

  與銀行業的擔憂似乎截然相反的情況也同時出現:國內一線城市土地市場價格飆升;一些大型房企在瘋狂拿地的同時,也調高了業績目標。

  “複雜的市場情況可能在表明,畏懼者已經開始畏懼,但貪婪者依舊貪婪。”中央財經大學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諸多跡象表明今年房地産市場在流動性風險、融資環境等方面正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

  “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剛需較強,二、三線城市則很明顯出現了房地産供給過剩的問題,開發商經營風險在加大。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提供貸款融資的風險正在集聚。”郭田勇説。

  受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在經濟放緩、流動性偏緊、融資成本提升的背景下,房地産投資高增長恐難以為繼。廣發證券銀行業分析師沐華説,從趨勢看,銀行對於開發貸和按揭貸款的謹慎態度,在未來幾年內較難改變。

  “綜合各項政策和市場因素,房價很難一直漲下去。房地産的‘黃金年代’將面臨終結。”郭田勇説。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