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園區  > 正文

閩漳平全方位服務台灣農民創業園

2011-08-30 11:26 來源:福建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創業園正在規劃建設3公里長的櫻花大道,到年底,還準備舉辦‘櫻花季’活動,把觀光旅遊業帶動起來。我們在這裡創業都有找到家的感覺,生産生活很舒心。”昨日,在漳平市永福鎮的臺品茶山觀景樓裏,臺農謝東慶告訴記者。近年來,漳平市著力營造臺灣農民創業園良好的投資環境,創優服務台農工作機制,使創業園成為臺農在大陸投資創業的樂園。

  強化保障

  完善園區設施

  在今年春茶製作中,臺資新坊茶廠新購置了一批制茶機,因為沒有考慮到用電容量增加可能對變壓器造成的影響,機器裝上後電壓偏低,制茶機器不能全部投入運轉,當天採摘的茶葉無法得到及時加工,這可急壞了臺農林宜德先生。永福供電所得知這一情況後,立即趕到現場,重新設計用電增容改造方案,並調來一台200千伏安的新變壓器,頂著烈日當天就完成增容更換工作。

  為了讓臺農在創業園區安心投資創業,漳平市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給予優先保障,把改善臺商聚集區的道路問題與農村路網建設相結合,實施園區道路水泥硬化數百公里,解決通往高山茶種植生産區道路通行難問題。近年來,園區建設了農村路網、茶山連接道路180公里,完成總長25公里、總投資8000多萬元的671縣道改造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園區連接廈、漳、泉等城市的交通狀況。該市還多方爭取項目、籌措上億元資金,實施了園區防洪堤、水庫除險加固、農業基地水利噴灌、標準化渠道、人飲工程等項目,改善了園區用水條件。

  此外,由於園區原有的3.5萬伏輸變電線路老化,易受雷擊影響,導致電壓不穩,影響茶場生産,供電部門及時架設11萬伏的輸變線路、投入3000多萬元建設110千伏變電站,保障園區用電需求。永福供電所還成立了一支由黨員和技術骨幹組成的“服務台農先鋒隊”,對臺農制茶專用線路和用電設施進行巡查維護。

  貼心服務

  優化投資環境

  前不久,漳平市聘請李志鴻、陳添洲兩名長期在創業園投資的臺商擔任涉臺案件陪審員,參與法院涉臺權益糾紛案件的審理、調解及糾紛化解。為打造“平安創業園”,永福派出所還主動為臺商發放警民聯繫卡,並在臺資企業建立治安特別保護區。像這樣貼近服務台商的做法在園區已經成為常態。

  漳平市整合各類服務資源,統籌協調園區各項建設,把為臺農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著力點:公安部門為臺胞開通“綠色通道”,設立我省首個鄉鎮級臺胞出入境服務窗口,實行簽注到期提醒服務、預約辦證、延時受理等一系列服務,當地公安機關可直接辦理臺胞出入境簽注受理等業務,使臺胞不必再往返于城區和企業之間,在家門口就能辦理各項手續;工商部門設立全省首家鄉鎮一級外商投資企業遠端受理點,第一時間為臺農註冊登記外商投資企業,提供工商註冊登記等方面的便利服務。近年來,永福外商投資企業遠端核準登記受理點共受理髮照17戶外商投資企業,高效的服務得到臺商的稱讚……

  該市還依託臺農專業合作社,將臺灣産銷班成功的管理經驗、運作模式“嫁接”到高山茶産銷專業合作社,促進高山茶統一品牌打好市場。同時,當地通過專業合作社加大“五新”技術的推廣,將臺灣精緻農業的管理髮展模式輻射到永福及整個漳平、龍岩,加快閩西現代農業的發展步伐。

  優化政策

  破解融資難題

  在大陸投資創業,資金問題是很多臺商都要面對的。為此,漳平市把解決臺農實際困難作為突破口,積極主動爭取有關部門支援,優化相關政策,為臺農金融貸款破解瓶頸難題。

  基於創業園區內臺農種茶技術高、茶園管理先進、所種茶樹壽命長等特點,漳平市向上級金融部門申請了茶樹抵押貸款業務,為創業園區爭取信貸政策傾斜,有效解決了園區內的融資擔保問題。2009年8月在省農行的支援下,漳平在創業園開展茶樹抵押貸款業務,截至今年8月17日,漳平農行為創業園內的鴻鼎茶場、臺品茶場、尚順茶場等臺資企業累計發放茶樹抵押貸款1590萬元。

  此外,當地還實行臺農企業聯合互助擔保和出臺貼息貸款政策,進一步破解臺農融資難題。去年5月,漳平市組建成立民泰村鎮銀行,出臺《聯保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和《“閩臺濃”聯合擔保貸款管理辦法》,極大地方便了臺農貸款,深受臺農稱讚,目前已組建3個聯保小組,發放貸款640萬元。 (記者 張傑 通訊員 陳曉霞 呂衛猛)

[責任編輯: 馬迪]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