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創投創客無縫對接的平臺

2015-11-12 09:48:00    來源:深圳商報    

創業無關年齡,花甲老人與青年選手同臺競技。

  溱洧 王曉婷 文/圖

  像磁石,也像海綿。這是對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的譬喻。

  像磁石,是因為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已經成為實現創新、創業、創投和創客“四創”無縫對接的重要平臺。大疆科技、繹立銳光、茂碩電源、第七大道等明星企業就是從大賽的舞臺上羽化為蝶的。

  南山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主任王紅衛説,像磁石,是因為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用行動指出了科技服務的方向:政府要借助市場手段尊重創新、鼓勵創新、服務創新。

  像海綿積蓄水、凈化水一樣,8年來,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吸引了7010個項目參賽,國內近百家主流投資機構對200余個項目進行投資,投資總額超過20億元。

  擔任2015“創業之星”大賽決賽評委的平安集團監事會主席顧立基説,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為整個深圳科技立市帶來了很多的助力、推動力——汽油或者養料。“深圳的科技如此發達,南山區‘創業之星’大賽立了很大的功勞。”

  南山,創新的搖籃、創造的基地、創業的樂園。2015“創業之星”大賽再次折射出南山的創新環境、創新特質、産業特質。

  中國創新中心在深圳,深圳的創新中心在南山。南山因“創業之星”大賽更具創新生態。

  創新南山2015“創業之星”大賽是第八屆。大賽報名註冊項目突破3500個,有效項目達到2130個,比去年增加842個,同比增長65%。

  今年初,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之後,全國進入了全民創業時代。南山更是勇立潮頭唱大歌。

  數字可以説話。本屆大賽參賽選手從17歲的高中生到年過七旬的古稀老人,初創團隊組(含大學生創新組)1214個,企業成長組916個,初創團隊組的數量首次超越了企業成長組近300個。這其中,那些帶著idea來的項目也不盡其數。

  今年大賽首次設立了大學生創新組。雖是“新人”,也招募到了281個報名項目。

  戰略性新興産業,代表未來科技和産業發展新方向,對經濟社會具有全局帶動和重大引領作用的産業。2014年,南山戰略性新興産業對GDP增長貢獻率提高到70%。

  創新南山2015“創業之星”大賽,網際網路報名項目數量達960個,在所有行業報名項目中的比重超過了45%。智慧硬體類的項目數量排第二位,共有318個,佔比14.92%。文化創意的行業項目數量排在第三位,共有187個,佔比8.78%。

  在深圳的未來産業,南山著力於可穿戴設備、智慧裝備、機器人行業。今年大賽涉及到未來産業的共有318個項目。

  南山,深圳的“雙中心”城區之一,正在打造創新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等四個中心。2015“創業之星”大賽再次讓南山建設“國際中心”提速。

  創新沒有國界。中國的,世界的。

  去年,南山“創業之星”大賽在全球設立了23個分賽區,今年則增加至42個,境外分賽區包括德國、以色列、英國、美國矽谷、中國香港、臺灣分賽區,海外項目數量也從去年251個飆升至329個。

  在以、德分賽區,參賽項目均由當地知名孵化器、科技機構、高等院校等整合當地優質創新創業資源,推薦優秀項目參與到大賽中來。

  山高水遠難擋參賽熱情。

  為了減少海外選手舟車勞頓之苦及一些差旅開支,今年大賽和往屆一樣特設境內、境外視頻專場比賽,通過遠端視頻的形式讓遠在千里之外的選手與評委導師面對面交流參賽。不過,為了讓評委更全面地了解參賽項目,同時眾多境外選手為了先行感受南山的創新創業氛圍,來自美國、比利時、以色列、法國、澳大利亞等多個海外地區的選手紛紛飛抵深圳南山賽場登臺路演。

  來自新能源新材料(二)分賽區初創團隊組晉級項目“Energy Saving”主創人員Simon就是一例。Simon將在法國家鄉的節能減排技術引入深圳,並組建了來自美國、以色列等多元化背景的創業團隊。他認為,“創業之星”的舞臺是自己的項目在深圳市場開拓的第一步,希望通過參賽這個途徑能夠讓項目提高知名度,紮根南山落戶發展。

  跨越太平洋,矽谷南山實現同步路演評審。

  本屆大賽首次在矽谷設立分賽區,並採取遠端路演的形式,即在矽谷舉辦賽事,在深圳南山分設賽點直播賽事,同時邀請兩地投資人加入評審團,實現兩地同步路演評審。

  ……

  在積極引入優質創新創業的國際化項目時,“創業之星”大賽組委會也在努力架起眾創國際橋梁,為參賽項目搭建起走出去的通道。7月初,組委會選送11位往屆大賽選手前往英國康橋大學參與為期5天的“點燃計劃”學習。

  南山,中國創客密度和活躍度最高的城區。2015“創業之星”大賽首設創客分賽區,這讓南山打造國際創客樂園的理想更接近現實。

  南山,世界創客的理想樂園。深圳第一個創客空間在南山,第一個創客學院在南山,首批代表性的創客也在南山。

  在南山,創新的主體曾經是企業。如今,創客已經全面進入南山的創新版圖。

  大疆科技的汪滔就是從南山的“創業之星”大賽中脫穎而出,完成了從創客到創業的過程。

  6月18日,首屆深圳國際創客周盛大啟幕。作為南山會場系列活動之一——2015“創業之星”全球創客大賽吸引了來自全球的創客小夥伴匯聚於此,並有從全球逾400個創客項目中優選出來的40個項目登臺路演。這是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首次設立創客分賽區。

  創客實現的是從0到1的價值。價值鏈要延伸首先需要的眾創産業空間。

  早在本屆大賽啟動前夕,大賽組委會集結社會力量,與16家眾創空間簽署了成立首批“創業之星”孵化基地協議,産業空間超過了15萬平方米,涵蓋了網際網路、智慧硬體、生物醫藥、醫療器械等多個重點領域進行孵化。此外,據了解,在本屆大賽頒獎典禮上,第二批“創業之星”孵化基地將正式掛牌成立。“創業之星”所引領的旗幟效應在南山一大批眾創空間、孵化器當中越來越明顯。

  茂碩電源,從創新南山2008“創業之星”大賽50強走出來的企業,現在正以2000多平方米的孵化基地反哺大賽,孵化創客創業項目。更值得一提的是,茂碩電源已成立首期5000萬的天使基金,專門用於投資在“創業之星”大賽上脫穎而出的優秀項目。

  南山實現了市場和政府雙輪驅動推動大眾創新、萬眾創業。2015“創業之星”大賽力促創新、創業、創投、創客在南山形成一個閉環的創客經濟生態鏈,進行有效率有效果的聯動。

  在中國只有一個科技大賽實現了創新、創業、創投、創客“四創”的無縫對接。這就是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

  深圳邁測科技有限公司CEO侴智也曾經是一名創客。2012年,他通過創新南山“創業之星”大賽也成為投資人眼中的“香餑餑”。侴智説,“參加第一輪初賽時,就已經有兩家投資機構有意向了,最終我選擇了招商局集團下屬的兩家投資機構,獲得了1000多萬元的投資。”

  得到了投資機構的青睞,他更加大膽地做研發,把産品迅速市場化。比賽結束後,侴智把公司遷到了南山。目前,該公司即將掛牌新三板。諸如此類的企業還有很多,盛弘電氣、昂馳動畫、百事泰……

  讓每個參賽項目都有機會獲得社會資本的青睞,南山成立了“創業之星”大賽投資聯盟。成員包括創新谷、君聯資本、海量資本、旦恩資本、北極光、IDG、招科創投、高新投等50家風投和金融機構(包括風投機構和天使投資人、風險投資擔保機構、銀行和其他金融服務機構)。

  通過大賽平臺成功融資的不僅僅是那些獲得名次的優勝企業,很多企業借助大賽平臺提供的展示機會,順利融資並獲得了斐然的經營業績,如深圳市聯贏鐳射技術有限公司,參加首屆“創業之星”大賽止步于復賽,卻于2009年、2010年獲得兩輪融資,目前已進入上市輔導期。深圳市億思達顯示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晉級決賽但未獲獎,賽後成功引入國際資本風險投資,目前公司經營範圍已覆蓋全球。

  沒有資本孵化的創新註定有始無終。今年大賽的總獎金700萬元。

  大賽組委會秘書長黃小榮表示,像往年一樣,賽後還將舉辦多場行業資本對接會,為廣大選手提供多方位的展示平臺,為項目與投資人創造更多的“聯姻”機會。“此外,還有一對一的導師‘坐診’等系列持續服務。創新在路上,服務無止境。”黃小榮快人快語。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