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英語“禁軍教頭”大陸創業記

2016年06月20日 08:40:00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6月18日電(記者喬本孝 張逸之)“‘礽’是福氣的意思。”來自臺北的創業女青年郭沛礽有一個極富中國傳統文化韻味的名字,母語卻是英語。

  從小隨父母旅居海外,足跡遍佈歐亞美非,郭沛礽錯過了系統的中文教育。“等女兒該上高中時,我覺得不對了,中國人怎能不講中國話?”父親郭明奎説。

  於是,15歲時,慣於“坐著飛機看地球”的郭沛礽,隨父親來到廈門讀書。

  “只要有好的環境,中文就能學好。”橘生淮南才能為橘,郭明奎明白環境對女兒成長的重要性。

  早年的英文教育讓郭沛礽英語成績突出:16歲雅思考試滿分,23歲成為雅思考官,27歲成為中國籍雅思考官培訓官。

  “黑頭髮還要教黃頭髮講英文。”郭明奎自豪地説,女兒麾下有千余名外籍雅思考官,是當之無愧的英語“禁軍教頭”。

  “做雅思考官期間,我發現中國考生應付英語考試全靠背模板。”郭沛礽回憶説,“有一次考試,我問一個女孩叫什麼名字。她想了想説,多麼有趣的問題,我從來沒有想過。”

  笑話背後是許多中國英語考生的無可奈何。進一步查詢數據,郭沛礽發現,在雅思數據庫全世界120個國家中,中國考生口語和寫作成績排名倒數第二。

  郭沛礽想到了創業:“我自己也是中國人。該是時候了,我應該站出來,創辦一些真正的、專業的英語培訓機構。”

  2012年,郭沛礽發起創立了英學教育科技(廈門)股份有限公司。正趕上大陸“網際網路+”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郭沛礽一方面積極開展線上業務,另一方面親自登上創業融資類電視節目,在融資的同時拓寬公司影響。

  當年,大陸的語言環境讓郭沛礽補上了中文語言課;16年後,大陸的創業環境又讓郭沛礽開啟了人生嶄新篇章。

  談起自己的創業項目,郭沛礽特別感謝父親郭明奎:“其實是我父親先來大陸創業的。”

  16年前,為帶女兒來大陸讀書,郭明奎在廈門創立了悅神農莊,如今已成為廈門企事業單位拓展訓練的重要之選。

  “和臺灣相比,大陸是大池塘,好養大魚。”郭明奎説,“我們祖上本來就是大陸搬到臺灣去的,我只不過又搬回來而已。”

  當年郭明奎“搬回”大陸創業時,素質拓展還是新鮮項目。如今,大陸儼然一片創業熱土,英語培訓項目層出不窮,但這並不影響郭沛礽的創業熱情和發展決心。她説:“我想在大陸紮根。”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