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白雲打造“拎包進駐”式創業園區

2016年06月20日 08:24:00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白雲打造“拎包進駐”式創業園區

  近日,白雲區首席産業創新服務平臺在民科園綠地匯創國際內掛牌。當天,廣東省電子商務發展促進會、阿里巴巴白雲區域公司等十數家第三方機構聯合簽約進駐。令人意外的是,吸引這麼多機構進駐的是綠地匯創國際提供的兩幢創業式公寓,而且白雲區內有300多家化粧品企業選定公寓作為辦公場所。

  吸引力來自哪?原來這個首席産業創新服務平臺通過與一系列企業服務機構合作,打造了一條集電商、人才、融資、行銷、技術、財稅、法務、上市等一站式服務鏈條,進駐企業“拎包進駐”則可創業。

  當前,白雲區正在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大量中小企業迎來了新的創業週期。綠地匯創國際為中小企業所營造的創業一條龍服務在白雲區內正如雨後春筍般顯現。除了傳統地産巨頭對打造創業園區興趣滿滿,許多經過改造的園區也成為了創業樂土。

  ●撰文 馬喜生 郜小平

  A.“拎包進駐”創業公寓吸引市場眼球

  走進位於廣州民科園的綠地匯創國際2號樓LOFT公寓樣板房裏,建築面積40多平方米複式公寓裝修成一間化粧品公司小型辦公室,十來個電腦卡位在公寓複式樓一層,二層裝飾為小型討論室和會客室。

  目前,這種迷你型辦公室大受白雲區眾多化粧品企業歡迎,300多家企業買下這種公寓式辦公場所,預計在年底交樓後進駐。一家來自天河區的投資公司更是大手筆拿下108個公寓房間,計劃在這裡打造一個網際網路主題都市青年公寓,為初創型網際網路企業提供集交流、辦公和居住功能于一體的場所。

  為何這個“拎包進駐”式創業公寓吸引市場眼球?綠地匯創國際項目總監李道東告訴記者,當前,白雲區分佈著大量化粧品原料制件企業、淘寶企業、汽配企業和皮具企業,這些企業從小到大成長起來,不少至今“蝸居”于城中村之內,辦公和對外展示環境較為低端。隨著企業對辦公升級有迫切需求,需要能體現商務形象的辦公載體,綠地創匯國際正是看中這一市場需求,從而打造一個平臺高效整合産業鏈,節省企業成本。

  光有創業式公寓硬環境還不夠,綠地匯創國際還在營造增值服務,“通過整合一系列第三方服務機構和吸引政府機構進駐,未來這裡可以形成為企業提供所需的一條龍服務的平臺”。

  記者在綠地匯創國際1號公寓二樓看到,廣東省電子商務發展促進會、阿里巴巴白雲區域公司、啟橙電商、雙拾壹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九鳴教育、盈科律師事務所等數十家國內知名第三方企業紛紛在此設立了辦公區域。

  “這是綠地匯創國際通力打造的服務平臺,未來為進駐的中小企業提供電商、人才、融資、行銷、技術、財稅、法務、上市等一站式、全解決方案,助力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李道東解釋道。

  據了解,綠地匯創國際項目二樓將作為白雲首席産業創新服務平臺的“根據地”,建設成為集辦公空間、會議室、健身房等於一體的創新創業發展平臺。入駐企業將實行一年免租,為創業者提供零門檻創業平臺,通過資源整合,為白雲孵化出更多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和企業。

  6月8日,綠地匯創國際與廣東省電子商務發展促進會、阿里巴巴白雲區域公司等三方力量聯合在這裡掛牌成立了白雲首席産業創新服務平臺。這個平臺將著力打造阿里巴巴本地化服務中心和白雲中小企業電商服務中心、跨境電商品牌孵化基地和新三板上市孵化基地。

  除了吸引企業進駐,綠地匯創國際還將眼光瞄準了初創公司,未來這裡還將引進36氪等孵化型企業,打造白雲區市場運營類型孵化器。

  記者從白雲區科工商信局了解到,綠地匯創國際項目採取抱團式的聯盟發展模式,整合各方資源,在搭建企業發展所需的配套及專業服務平臺上作了有益嘗試,對推動和鼓勵中小企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白雲區還將與該平臺一起,助力傳統産業轉型,打造出有益的産業生態圈子,實現政府與企業的互惠共贏,推動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B.“高顏值”舊廠房吸引力持續增強

  早在幾年前,“拎包進駐”式創業樂土便在白雲區眾多傳統廠房內誕生。

  白雲區首個舊廠房改造項目——海峽兩岸(匯龍)資訊産業科技園,不少來自臺灣的青年團隊到此“坐班”創業。據悉,這些臺灣創業青年均為各級涉臺單位“保薦”,他們中有不少人還擁有“臺商二代”身份。

  據園區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有臺灣生發抗老化醫學會、臺灣微整形美容醫學會、901兩岸青創聯盟等來自臺灣的50個行業協會和創業公司簽約進駐穗臺青年創業中心。

  白雲區馬務村國際單位創意園,在“騰籠換鳥”升級轉型試驗下,從業態陳舊的工廠廠房華麗轉身,規劃出國際商務辦公區、創意産業區、酒店式公寓、混合式商業,進駐了工業設計、網遊、動漫、網際網路等300多家企業。

  白雲區新市街道的匯創意産業園也經歷了“蝶變”。匯創意産業園前身是一座小型工業區,改造前廠區水泥路坑洼不平,墻體斑駁。産業園運營方在不改動建築物的前提下進行“復古式”改造,園區辦公樓雖然只有2-3層,但進駐的創意企業看中了這裡服務到位的創業氛圍。

  截至目前,白雲區機場路上就聚集了匯創意産業園、228創意園、國際單位創意園、萬寶中海聯8立方、海峽兩岸(匯龍)資訊産業科技園、嘉溢科技孵化器等十來個由舊工業區轉型而來的創新産業園、孵化器。機場路被業內形象地稱為白雲區“創業大街”。

  記者了解到,在白雲區“高顏值”的創意園區不斷涌現,吸引著創新創業力量入駐。這還與白雲區所處區位優勢分不開。

  白雲區處於中心城區向城市週邊蔓延擴散地帶,城鄉接合部存有較大體量的城中村、舊工業區,不僅改造空間大,生活成本低,加上外來人口大量集聚,社會創新氛圍濃厚,適合創業團隊生存發展,此外,白雲區北臨白雲國際機場,轄內地鐵、高速交錯,便於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匯聚,為創新創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白雲區科工商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隨著創新創業力量向城市更新改造場所聚集,也為這座城市帶來更多機遇。白雲區將以往拼土地、拼資源的發展方式向拼創新、拼創意的方式發展,改造後的一批園區成為白雲創新的重要載體,白雲區也借助這些載體探索出了更多創新的新路徑。

  C.創業熱潮構建“雙創”集聚大區

  廣東省電子商務發展促進會會長時仲波告訴記者,白雲區創新創業力量正從點到面發生質的飛躍。

  當前,白雲區登記註冊的市場主體超過20萬戶,佔全市近1/4,有多個成熟的零售商圈和批發市場群,發展活力十足。此外,白雲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20家,國家級實驗室3個,各級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23家、博士後工作站2家;專利授權15340件,同比增長146%,高於全市平均水準近5個百分點,催生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

  一方面,新業態、新企業在此集聚、孵化,另一方面,一批傳統企業在此落地生根,力圖實現發展轉型。在這裡,技術、項目、人才、資金、資訊、創意等要素高度集聚,且持續不斷地發生“化學反應”。

  創新創業在白雲形成了較強的基礎。從創新能力看,白雲區有3個國家級孵化器,創新動力十足,民科園享有2個國家級創新平臺的特殊政策,已成功實現園區拓展,對全區創新發展的拉力更強,體制機制創新基礎進一步夯實。

  當前,白雲區圍繞廣州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建設,立足鐘落潭職教園區、轄內高校、科研院所、高新科技企業以及孵化器、加速器等創新資源,以民科園被納入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為首批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示範基地為契機,加強與中新知識城等廣州國際創新樞紐重要節點的交流合作,打造區域創新樞紐。

  與此同時,政府也在不遺餘力幫助創新創業企業解決行業“痛點”。棠景街道有著獨特的網際網路創新優勢,既有眾多的中小型電商企業,也有像駱駝服飾這樣的電商巨頭,但長久以來過於分散,無法形成合力。為了把散落的珍珠連成串,在棠景街的引導下成立鎮級電子商務協會,並借助協會這個“連接器”,積極推動棠景電商産業園建設,幫助企業降低人才、物流等成本。

  在白雲區公佈的“十三五”規劃中就明確提出,構建區域科技創新體系,“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要激發企業創新潛能,培育一批科技創新小巨人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要加強科技政策引導扶持,加大發展平臺、公共服務資源建設力度,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載體。完善眾創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等全孵化鏈條”。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