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出臺十條最給力人才新政 對個人資助最高5000萬(圖)

2016-02-15 10:35:00    來源:四川新聞網    

發佈會現場

發佈會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14日訊2月14日,由成都市委外宣辦組織的“成都人才新政十條”新聞發佈會在成都舉行,會中,成都市委組織部、市經信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金融辦相關負責人對近日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出臺的《關於深入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區的若干政策》(成委發〔2016〕1號)(以下簡稱“成都人才新政十條”)進行了解讀。

  據悉,成都這次出臺的“人才新政十條”,是歷年來分量最重、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對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扶持力度達到中西部領先水準,甚至走在了全國前列。例如,對個人的綜合資助最高可達5000萬元,對團隊的綜合資助最高可達1億元。

  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就引進、培育、扶持、服務人才等四大關鍵環節,提出了針對性強、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的十條重大舉措,將有力助推成都深入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努力把成都打造成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聚集的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為實施“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專設“伯樂獎” 拓寬渠道築巢引鳳

  成都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才辦主任敬斌介紹説,“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大幅提高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和人才資助標準,引導全市設立總額不少於20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並實施分類分層資助,按照人才類別和水準,將引進人才分為國際頂尖人才、國家級領軍人才和地方高級人才,分別給予300萬元、200萬元和120萬元的資金資助。人才落地的區(市)縣也將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配套資助。

  從引進人才的方式來看,如何有效地去“行政化”,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引才,加快促進人才聚集蓉城,是“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努力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敬斌表示,“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專設“伯樂獎”,全面激活企事業單位、人才仲介組織等各類市場主體多渠道引才,給予最高20萬元的獎勵資金。同時,為有效解決引進海外人才須“硬著陸”的問題,擬突破海外人才引進在空間和時間方面的限制,建立中國(成都)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運用靈活的市場手段,為海外人才構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配套成熟完善的“離岸”創業空間載體,為海外人才來蓉創新創業提供國際化綜合性平臺,推動海外人才智力成果在蓉實現産業化、市場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引才主體以外,成都還聚集有眾多引才的重要載體,那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他介紹説,對此,成都專門提出探索建立“企業提需求+高校出編制+政府給支援”的聯合引才機制,支援在蓉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政府共同發力,吸引聚集一批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來蓉,同時,也大力支援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在編的科技人才走出“象牙塔”,積極從事創新創業活動。

  實施本土人才培養計劃 破解“招來女婿氣走兒”的藩籬

  據介紹,“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堅持自主培養本土人才和引進海外人才並重,具體來看,將深入實施三項本土人才培養計劃,積極為各領域人才各施其能、各展其長提供廣闊天地,為本土優秀人才提供脫穎而出、施展才華的機會和平臺。

  “首先實施‘成都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在科技創新、經營管理、金融服務、技能技藝等10大領域,每年遴選培養100名左右急需緊缺的中青年骨幹人才,給予每人30萬元的資助。”他介紹道,其次,成都還將實施青年(大學生)“創業新星”計劃,每年將選拔和培育100名左右創新能力強、創業項目優、發展潛力大的青年(大學生)人才,給予每人20萬元的資助。

  再次,成都還將實施“産業實用人才開發五年行動計劃”,計劃5年培育5萬名左右技術、管理和技能人才,引導企業依據貢獻度從成果轉化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進行特殊獎勵或實行股權、期權獎勵。

  完成上市最高獎勵500萬元 重大戰略項目綜合資助最高達1億元

  支援人才創新創業,除了將人才“引進門”,還要“扶開工、送一程”。如何加強統籌協調,整合優勢資源,促進科研成果更好就地轉化,搶佔科技創新和産業發展的制高點?“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做出了明確回答,那就是:充分整合經信、科技、人社、金融等與創新創業相關部門的政策資源,每年遴選5個左右重點人才(團隊)項目進行綜合資助。對國際頂尖人才中獲諾貝爾獎等世界知名獎項來蓉創新創業的,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綜合資助;對頂尖團隊中屬於國家(國際)重大戰略項目的,給予最高1億元的綜合資助。

  創業過程中,“融資難”是當前人才創業普遍存在的“攔路虎”。“成都人才新政十條”進一步強化創新創業金融扶持,擴大基金規模,市縣兩級構建規模不少於100億元的各類金融扶持基金,整合債權融資、上市融資等扶持政策,形成完善的“創業投資+債權融資+上市融資”的金融扶持體系,對實現債權融資的給予最高100萬元的融資補助,對完成上市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

  敬斌介紹,針對專家人才在創業過程中普遍反應的另一難題——研發生産的新産品如何成功地走進市場,“成都人才新政十條”明確提出,將支援企業創新産品的推廣應用,“對國家和省、市人才計劃入選專家所在企業研發生産的終端新産品,直接納入《成都市地方名優産品目錄》。同時,對本市工商企業、單位、團體組織等首次採購新産品的,給予採購單位不超過實際採購價25%的資金補貼,金額最多可達500萬元。”

  搭建四個支撐平臺 營造宜業宜居環境

  在平臺支撐方面,“成都人才新政十條”通過整合部門資源,著力建好四個平臺。“一是搭建人力資源服務平臺,創建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産業園。”敬斌表示,此舉旨在為成都創新創業持續提供智庫、人力資源開發、諮詢等多樣化的服務。

  二是搭建産業孵化平臺,完善“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試基地)+産業化基地”梯級孵化體系,支撐人才不同發展階段的健康發展。

  三是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鼓勵人才企業創建科技創新研發平臺,給予最高200萬元個的資助。鼓勵高校院所、龍頭企業、産業園區開放檢驗檢測等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對購買服務的人才企業給予最高10萬元年的“創新券”支援。

  四是搭建綜合服務平臺,依託成都人才發展促進會,圍繞法律、財務、商業秘密和智慧財産權保護等創新創業關鍵支撐要素,緊貼專家人才發展需求,提供諮詢、培訓、專利申請等方面的專業化服務,為專家人才創新創業解決後顧之憂。

  在工作生活環境方面,針對專家人才重點關心的辦事流程、戶籍、住房、醫療等問題,“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則從六個方面強化了保障:一是建立黨委聯繫優秀專家人才制度,加強領導幹部與專家人才的直接聯繫和有效溝通;二是在市政府政務中心設“新型人才服務中心”,開通人才服務“綠色通道”;三是在人才聚集區建立“新型人才工作站”,近距離貼近人才服務,延伸服務人才“手臂”;四是建立人才集體專戶,解決人才配偶及子女落戶問題;五是強化住房和辦公用房保障,對高層次人才中有住房需求的,由所在地按最低80平方米、最高200平方米的面積標準提供住房或發放購置、租賃補貼,有辦公用房需求的,由所在地提供相應的辦公用房或發放補貼;六是加強醫療服務,為高層次人才建立健康檔案,定期組織療養。

  針對來蓉創新創業外籍人才普遍反應證照辦理時間較長、點位較少、流程複雜等困難和問題,“成都人才新政十條”也將盡最大力度給予外籍人才停居留特殊支援。“我們會增加外籍人才認定單位,擴大外籍人才申請辦理人才簽證範圍。同時,對未持簽證來蓉的外籍人才允許直接在口岸申請人才簽證。”敬斌表示,成都還將為外籍人才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簽發5年內長期居留證件或5年內多次出入境有效訪問、貿易或人才簽證,“除此以外,還將優先辦理永久居留證;在人才聚集區,還將增設出入境服務站。”

  他介紹説,為切實營造尊重人才、敬愛人才的濃厚氛圍,“成都人才新政十條”重視從精神上激勵專家人才,設立了成都創新創業人才傑出貢獻獎,對在成都創新創業5年以上且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高層次人才,授予“成都市傑出人才”榮譽稱號,同時給予100萬元的獎勵。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産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作者:董焦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