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俱進看“創業精神”

2016-02-04 10:44:00    來源:四川日報    

  本報評論員 梅松武“失敗為成功之母”,不是所有“創客”都能成為“人生贏家”。

  攜手走過難忘的2015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潮洶湧,機遇與挑戰並存,成功與失敗同在,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經歷過創業初期陣痛或失敗的“創客”深刻認識到:成功的創業不是靠激情就能實現的,“屢創屢敗、屢敗屢創”的創業精神是創業成功的第一要素,是“創客”應該具有的優良品質。用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的話説:“在創業的道路上,我們沒有退路,最大的失敗就是放棄。”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最終成就事業的“創客”一定是具有創新精神和“百分之百投入”的人,一定是勇於擔當、敢於突破、百折不撓、鍥而不捨的人。統計數據表明: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3.7年,其中小微企業還不到3年。分析中小企業(特別是初創小微企業)壽命短暫的原因,既有經濟發展規律使然,也有民營企業發展內在矛盾累積的原因,特別是與創業者急功近利、盲目自滿、畏難而退的自身素質有關。“創業難,守業更難,與時俱進難乎其難”。

  與時俱進看創業精神,創新是創業的核心理念,創新是創業的根本取向。一般説來,創新精神是一種勇於突破已有認識和做法的強烈意識,包括懷疑精神、開拓精神、勇擔風險精神、科學求實精神等。有了創新精神,才有創新行為,進而産生創業激情。多數情況下,“創客”們往往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應該比別人更加具有首創性、獨立性和強制性的創新思維,更加具有自我超越、自主創新的信心和決心。所謂“屢創屢敗、屢敗屢創”,關鍵是自我超越、自主創新。超越自我才能超越別人,超越自我才能超越失敗。

  與時俱進看創業精神,協調是創業的必然要求,協調是創業的更大機遇。與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生存型、個體化創業和“農民工進城”“下海經商”等創業機遇明顯不同,今天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核心是“創”,主體是“眾”,目標是“共用”,更大的機遇是城鄉統籌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和“四化”同步發展。外資西進,東資西移;內外互動,東西合作;農民工市民化與農民工返鄉創業並舉。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四川正在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協調發展新機遇,特別需要創業者增強協調理念,拓寬全球化視野!

  與時俱進看創業精神,綠色是創業的生態理念,綠色是創業的民生視野。用生態平衡的理念指導創新創業,必須堅持節約優先,樹立節約集約迴圈利用的資源觀,走低碳迴圈發展的新路子,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路子。同呼吸,共命運;生態環境保護是最大的民生。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本身就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創業精神!

  與時俱進看創業精神,開放是創業的市場基礎,開放是創業的必由之路。網際網路、大數據時代,市場無禁區,網路無國界,我們的創新創業不能不走開放合作的市場化之路,不能不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看一看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創新型企業做大做強的全球化之路,誰能説開放合作不是創業成功的必由之路?

  與時俱進看創業精神,共用是創業的本質要求,共用是創業的高尚境界。在“眾創”中“共創”,在“共創”中“共用”,在“共用”中“共贏”,我們的創業精神難道不是更能體現“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共用發展理念嗎?

  總而言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既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也是關係創業成功與失敗的時代要求和價值取向。從創業生態視野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創業精神,不同時代的創業者有不同的創業理念和創業思路,有不同的創業決策和創業路徑,有不同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透過“眾創”看“創客”,最重要的是與時俱進!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