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為臺青創業保駕護航

2015-12-07 10:43:00    來源:台灣網    

湖北東西湖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主任姜舟(台灣網 發)

  台灣網11月25日北京訊 (記者 陳文韜)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一批批有志的年輕人勇立潮頭,其中“臺灣青年到大陸創業”更成為當下備受關注的話題。今年10月,國務院臺辦集中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廣東等地的12家“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授牌,從中央到地方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援和鼓勵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並快速搭建了一批有特色、有發展潛力的兩岸青年創業就業平臺。

  近日,台灣網對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之一的湖北東西湖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做了專訪。湖北東西湖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主任姜舟表示,基地已出臺了多項政策措施服務台灣創業青年,為臺青創業保駕護航。

  “大臨空”核心區域:創立大陸首家臺灣創業孵化器

  湖北武漢擁有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是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同時,武漢東西湖區也是華中地區最大的臺商投資密集區,這裡也逐漸成為臺灣青年大陸創業的一個首選地。

  “我們早在去年5月就設立了湖北(武漢)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比大陸其他地方的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要早很多。”據姜舟介紹,湖北(武漢)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設立於吳家山海峽兩岸科技産業園,是2014年5月由共青團湖北省委和東西湖區政府共同創辦的全國首家臺灣青年創業孵化器。

  姜舟表示,湖北東西湖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區位優勢明顯、産業興旺,是武漢“大臨空”的核心區域。東西湖區不僅客貨吞吐能力居中部第一,航線、公路、水運網路四通八達,已建成通達完備的立體交通網路。同時,東西湖區也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所彰顯的城市特色與魅力愈加鮮明持久。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擁有各類市場主體5萬8千家,去年全區實現GDP600億元,工業總産值1000億元,財政收入160億元,初具規模的産業格局為未來産業的集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截至目前,湖北東西湖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內已有28個臺灣團隊入駐。其中,10個臺灣創業青年團隊已成功落戶,5家企業正在註冊,還有13家尚在洽談。這些創業項目主要包括文化創意、生物技術、生産性服務業、管理諮詢等領域。

  創業在大陸:臺灣青年優勢大

  “阿駿是第一批入駐東西湖區創業基地的臺灣青年,從他身上能看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優勢。”姜舟口中的“阿駿”全名叫謝源駿,24歲的他于2014年11月正式落戶武漢,是最早在基地紮根創業的臺灣青年之一。他成立的“糖朵商貿武漢有限公司”在武漢地區經營咖啡連鎖店項目孵化、數據轉化、咖啡雲、咖啡館等業務,致力於打造中國咖啡産業鏈。

  謝源駿在武漢創業時,經常要做市場推廣,超市門口的攤位便成了團隊的“辦公地點”。工作中的他們一絲不茍,即使是週末也毫不放鬆,清一色的“西裝革履”。再加上現場優秀的表現力,很快受到了市民的歡迎。

  在姜舟看來,臺灣青年表現力強、十分注重禮儀、有創新能力、心思細膩、有開拓進取的精神,這些都是臺灣青年的優點,也是他們能夠在大陸創業的一大優勢。

  基地全方位服務:10條政策為臺青創業保駕護航

  隨著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願意來大陸創業就業,他們在此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也慢慢顯露出來。主要是對生活環境的不適應,以及在生活習慣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

  姜舟表示,臺灣青年在大陸面臨著生活上、事業上的很多困難,“如何讓臺灣青年創業者更快更好地融入本地社會,適應本地生活,是我們考慮最多的問題。”此外,對大陸市場不夠了解、資源渠道獲取能力不足也是臺灣青年所面臨的困境。

  為積極配合湖北省鼓勵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東西湖區出臺了扶持臺灣青年創業的10條優惠政策,為臺灣青年的創業之路保駕護航。同時,東西湖區根據臺灣青年創業、生活需要,打造了臺灣特色社區。區政府安排了專項資金,用於臺灣創業青年住房補貼、啟動經費及招商推介等費用。另外,市臺協、臺灣中華青年企業家協會也充分發揮作用,為臺灣創業青年提供包括對接市場、對接投資機構、臺灣青年創業導師“一對一”等服務。

  兩岸青年融合:合作創業將成趨勢

  “蜜莊”項目是湖北東西湖區臺灣青年創業基地內的兩岸青年合作創業的産物,屬於餐飲行業。這個項目由臺灣青年出資、並進行精細化管理,大陸青年負責市場運營、尋找人脈,兩股力量結合在一起,可謂是相得益彰。

  與臺灣青年相比,大陸青年在資源渠道的獲取,對市場、行業的理解等方面要更有優勢。姜舟認為,兩岸青年合作創業能夠優勢互補,未來將很有可能成為一種趨勢。他表示,“如果兩岸青年創業能夠融合,將臺灣‘小確幸’的性格與武漢熱情直爽的性格結合在一起,一定會碰撞出火花!”

  姜舟表示,兩岸青年創業的融合也是湖北東西湖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的目標,而創業上的合作可以從生活上的融合開始,“我們基地目前有34個兩岸大學生團隊入駐,他們在平時生活中的交流非常豐富,每個週末的集體活動都不會一樣。兩岸青年先從生活情感方面融合,再逐步進行資源共用,更利於彼此間的合作。”

  對於基地未來的展望,姜舟表示,作為華中最大的臺資密集區,東西湖區本身就肩負著促進兩岸的融合、産業的合作的使命。基地計劃到2020年,創辦2家創客空間、5家創業孵化器,建成臺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臺灣服務業人才培訓中心,推進臺灣社區建設,興建10家企業研發中心、工程技術中心、博士後工作站等人才基地,培育100家臺灣青年領辦的示範企業,吸引200-500名臺灣第二代創業者、臺籍海歸人才和臺灣青年創客,新增産值100億元。

  “踏踏實實做事”是姜舟對兩岸青年創客的期望,他認為,年輕人在創業時不要浮躁,貴在堅持,“如果一直堅持做一件事,即使最後失敗了,也是一種成功。”同時,他也希望未來有更多的臺灣青年來到武漢成就自己的事業,或者與大陸青年一起合作,大展宏圖。(完)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