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扛起鼎城“半邊天”

2015-12-02 08:54:00    來源:中國吉林網    

  11月30日,紅網《小康路上》播出常德鼎城篇:一心向新的力量。節目顯示,通過二次創業,使鼎城發展由農業區轉入城市發展態勢,把鼎城區打造成産業匯聚、基礎優越、環境優美、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新城區。鼎城,這座古城,從撤縣建區,如今已快入“而立”之年,正當二次創業、全面小康建設的壯年。走在這座城市街頭的人們,也正邁著小康的步伐,堅定而有力。(11月30日紅網)

  自從《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以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已經成為了網路上的熱點詞彙,也于全國各地呈現星火燎原之勢。事實上,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語境下,鼓勵創業創新甚至已經成為了湖南穩增長、保就業、促轉型的重要抓手。那麼,新常態下創新創業在湖湘大地究竟如何,其有什麼效果,這都是很現實的問題,而今《小康路上》就為我們展示了這一點。

  事實已經證明,一個良好的創業創新生態環境對於創業創新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小康路上》節目來看,鼎城區委、區政府就很重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的營造,努力在市場準入、登記註冊、稅費減免、資訊諮詢等方面為創業者提供更好服務和保障。有著適宜的創新創業環境,也難怪湖南農大生態學研究生會不顧家人勸阻,放棄城市裏優厚的工作條件,回到家鄉創業。

  創新創業不是單打獨鬥,也不能如同無頭蒼蠅一般亂碰亂撞。鼎城就看到了這一點,于2014年建成創新創業園。創新創業園由創新研發區、産業孵化區、生産集中區、功能配套區四個功能區組成,建成後也的確為鼎城乃至整個常德地區的廣大創新創業者搭建起一個優質的創業平臺。可想而知,搭建好了平臺,創新創業更能做到精準發力,當然就會在鼎城大地紅紅火火。

  要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必須讓群眾唱主角,把大眾請到經濟發展的中心舞臺。再來看鼎城區委、區政府,其就注重發揮群眾力量,帶領全區人民高舉“推進二次創業、建設現代鼎城”旗幟,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事實也已經證明,人民群眾是經濟發展的最強勁動力,在其助力下2015年前三季度鼎城區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已經達到21528元,增速高達9%。

  徐守盛書記明確強調,要主動適應新常態,牢牢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以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為引領,帶動全省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而今湖南還有著艱巨的脫貧任務,但常德鼎城群眾創新創業就讓我們感受到了湖湘兒女的精氣神,也必將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注入強勁動力,加快三湘四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伐。(李盈)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