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浙商創新創業觀念“交鋒” 實現融合皆需轉型

2015-12-01 08:0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11月30日電 (記者 謝盼盼 實習生 李晨虓)在浙江,有這樣一批企業家,他們久經沙場,低調內斂,他們是時代的開創者;在浙江,還有這樣一批創業者,他們靈活創新、積極進取,他們是未來的造夢者。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吹響的衝鋒號: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

  于浙商而言,數十年的發展,已到了新老浙商交接班的關鍵期,而創新創業的大風颳起,新老浙商如何在創新創業的浪潮中,求同存異謀經濟發展成為離不開的問題。

  浙商觀念“交鋒”中謀求發展,專家建議,新老浙商優勢必須相結合,新浙商要繼承老浙商的“草創精神”,老一輩則應尊重年輕人,並且對於有全球化眼光的新浙商,還需虛心學習,老浙商的創業精神和新浙商的創新能力相結合,才能完成好交接班。

  新老浙商創新創業面面觀:是隔閡,還是共識?

  浙江是民營經濟大省,浙商是浙江的金字招牌。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以浙商群體為基礎的浙江民營經濟風生水起,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一個最具活力和代表性的經濟體。

  如今,當年開創基業的第一代浙商都已經到了55歲至75歲之間,二代接班成為頗具時代感的話題。據不完全統計,在未來5至10年,中國將有超過50%以上的民營或家族企業面臨第一代創業者向第二代交班的課題。

  在浙商接班的大潮中,創新創業之風在徐徐吹起。在浙江,創新創業的浪潮同樣涌動不已。

  “浙江唯一的資源就是企業家,企業家精神核心就是創新精神,”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旭昆一句話將浙商與創新緊密相連。

  創新創業風吹起,固守實業數十載的老浙商如何理解創新創業,在新行業中暫露頭角的新浙商,亦或是剛剛接班甚至即將接班的新浙商又如何看待?

  康恩貝集團董事長胡季強有積極地融入創新思維的認同感。他認為,“80後創業者出生在網際網路時代,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我們是網際網路的移民,如果再不移民,必將被淘汰。”

  “創新永無止境,我們比他們(新浙商)更需創新,如果不創新的話,我們前景並不樂觀。”已創業20多年的毛源昌眼鏡有限公司董事長金增敏認為。

  與此不謀而合的是,義大利北部瑞安同鄉會、米蘭華僑人工商會常務副會長黃國權創業約有三十年時間,作為老一輩浙商,他感言如今年輕人想法和他已完全不一樣,在創業創新方面,他們想法更先進。

  老浙商的一席話凸顯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卻在謙虛語調中,“抬價”新浙商的創新創業思維。

  “對傳統行業來説是陣痛期,“網際網路+”是發展期,老一輩人不了解或是抵觸網際網路模式,如果想改革,父子必定矛盾爆發。”作為新浙商的小哆科技CEO顏志鵬一針見血地表達兩代之間的創業創新觀的“隔閡”。

  他舉例説,老浙商可能覺得,網際網路模式很多是羊毛出在豬身上,一開始就虧本賺吆喝是不靠譜的,壓低成本、跑量賺微利才是黃道。

  張旭昆則將新老浙商的創業創新觀看成:老一輩相對保守,新一輩則相對激進。他認為,老一輩起步較低,在創業初期急於改變生存狀態,等積累財富後,心態相對趨於保守。新浙商沒有生存壓力,更有創新概念,一旦進入行業後,往往義無反顧創新。

  “新老浙商確有很大差別。”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院副院長楊軼清認為,老浙商對財富態度、管理方法具有典型特徵,創二代是年輕人,對於網際網路等新産業,相較父輩具有優勢和親切感,對於新産業更具認同感。

  觀念“碰撞”影響企業轉型 年輕浙商賦予厚望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如詩詞讚浙江省會杭州一般,經濟繁華是浙江離不開的“標簽”。

  浙商研究會執行會長胡宏偉曾拿上半年成績單驗證創業創新的説法,“今年在全國比較低迷GDP狀態之下,浙江是比較亮麗的,杭州的高GDP直接把浙江拉上去了,其中包括電子商務的成長數。”

  在胡宏偉看來,浙江經濟數據其背後還是新浙商和老浙商之間關係處理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4年浙江每人平均GDP為73312元,約折合11934美元,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浙江已進入屬於中高收入發展階段,正處於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發展的轉型過程和臨界水準。

  在時代的交鋒中,新老浙商的創業創新觀念“碰撞”已成必然之勢。

  楊軼清將此“碰撞”看成是帶動浙江經濟轉型企業升級的契機,卻是挑戰並存的契機。

  有趣的大背景是,目前浙江富二代很有創業熱情,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曾做過一個調查,從就業狀況看,有約52%的人選擇自主創業。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創二代與父輩的企業經營理唸有一定差異,從某種角度上來説是一件好事。”楊軼清舉例説,父親是做機械配件行業,兒子不喜歡該行業去做網際網路,這種分歧恰是企業升級的機會。

  不同於楊軼清的看法,張旭昆認為,新老浙商意識對接,是企業轉型的契機還是斷檔的“真空期”,一切皆有可能。“老一輩浙商創業道路艱辛,但老浙商精神如何在新生代上繼承,已成為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於專家的遲疑“觀望”,一些浙商對交接的態度明顯樂觀。黃國權認為,新老浙商的更疊,具有創新理念的新浙商交接將成為浙江經濟轉型的契機。“只有順利完成産業轉型,才能做好企業。”

  “子承父業”,對於浙江諸多的家族制企業來講,總是顯得天經地義,但接班問題顯得富有挑戰。當一些浙商對二代接班信心滿滿的同時,而新浙商在賦予新使命中,備感“壓力山大”。

  “我們是最尷尬的一代,被‘70後’壓著,被‘90後’趕著。”新浙商的代表,娃哈哈的掌門人宗慶後之女宗馥莉曾表示,“我覺得‘二代’非常有壓力,我其實一直都不喜歡討論這種話題,因為我覺得我們應該是新一代企業家,有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楊軼清表示,與創一代相比,創二代的知識水準和教育經歷上有了很大提高,“能否真正做好新興産業,是浙商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性問題,新浙商能否扮演好角色也成為産業實現轉型的關鍵。”

  在浙江逐步的發展中,被給予厚望的二代們亦在“摸爬滾打”中以實例證明,接班對企業的轉型升級的關鍵作用。相比于老浙商的沉穩低調,在時代的感召下,創二代的創業創新風氣卻以實際行動在浙江大地上證明。

  1994年,23歲的魯偉鼎從父親魯冠球手中接過萬向集團總裁位置後,集團規模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擴大,魯偉鼎也因此被稱為富二代中的最長袖善舞的那一個。

  與此同時,樓忠福之子樓明,已經漸漸接掌廣廈;茅理翔之子茅忠群,更是早已緊握方太帥印……在浙江,一批年輕的富翁紛紛浮出水面,隨著民企交接班,新浙商也承受了父輩在事業上更多的期望。

  浙江省政府副秘書長陳廣勝介紹,浙江已形成了創業創新的“四方面軍”:以浙大為代表的高校係、阿里巴巴lPO後出來創業的阿裏係和以“千人計劃”人才為代表的海歸係,以及創二代、新生代為代表的浙商係。

  “這些‘新四軍’,主體都是年輕人。”陳廣勝説,新一代創客的血液裏,不僅流淌著老一代的“草根精神”,更講求“雙創”的技術含量與知識含量。

  專家建言“碰撞”下的融合:無論新老,觀念皆須轉變

  如果説老浙商,是久經沙場,是時代的開創者。而在“網際網路+”的疾風勁吹下,新浙商更像是那一批創業者,他們靈活創新,是未來的造夢者。

  新常態下,浙商的新使命是什麼?浙江省長李強提了16個字:科學應對不確定性、積極有為引領創新。李強表示,“與當今中國經濟的新常態相關度最大的人可能不是省長、市長,而是企業家,企業家把工作幹好了,政府部門的日子就會好過多了……”

  創業難,守業更難。在新時代的創業創新中,新老浙商如何取長補短,加強理念融合和對接,成為了能否順利完成交接的關鍵。

  “老浙商打天下很不容易,但不可否認老浙商年事已高,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大大衰退。”張旭昆一句話説出當下老浙商觀念不足之處。

  他還表示,對比之下,老浙商後代生而優越,創業更多聚焦于現代新興産業。“總之,新浙商吃苦精神略遜一籌,但在創新創業眼光上,比上一代要高過一籌。若讓老浙商的艱苦創業精神與新浙商創新求變的觀念完成對接,這才是實現企業産業轉型和升級的根本動力。”

  在張旭昆看來,在時代的碰撞中,新老浙商還可以是彼此的良藥,成為彼此的燈塔。

  他認為,新浙商須虛心向老浙商學習,尤其學習老浙商百戰不殆的精神,對於那些可以接受新觀念、新知識的老浙商,應該大力鼓勵。

  與張旭昆的觀點不謀而合的是,楊軼清稱,新老浙商優勢需相結合,觀念相互“轉型”。

  楊軼清認為,新浙商要繼承老浙商的“草創精神”,老一輩應尊重年輕人,“簡而言之,老浙商的創業精神和新浙商的創新能力相結合,才能實現完成好交接班。”

  從雞毛換糖,到如今成立世界浙商大會,浙商發展是浙江不可磨滅的輝煌,而新浙商更事關浙江的明日輝煌。

  張旭昆建議,浙江政府應“發力”引領新老浙商思維的轉換。

  他説,第一,浙江要鼓勵新浙商繼承和創新原有産業,甚至開拓新産業;第二,利用好民間組織,加強各地創二代的聯繫;第三,在輿論上給予新浙商一定的鼓勵,樹立子(女)承父業或自主創新榜樣;第四,對具有潛力的創二代進行集中培訓;第五,對創二代的自主創業政府給予一定支援。

  誠然,浙江致力於為浙商的創新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早在2011年召開的首屆世界浙商大會上,浙江省就提出要認真思考四個“夠不夠”,即對浙商在浙江發展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得夠不夠;對浙商成長髮展的軌跡研究得夠不夠;對浙商創業創新實踐支援得夠不夠;對浙商的溫暖、關愛做得夠不夠。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觀念引領下,浙江通過建設“眾創空間”、支援人才創業、推行“五證合一”登記等方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創造良好環境,並開展“五幫一化”活動,服務企業創新創業。

  楊軼清為這些年浙江政府的創新工作“點讚”。他認為,現在新老浙商發展都需靠科技、靠人才、靠文化、靠品牌,政府確實需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提供創新、人才引進平臺,釋放創業活力。“總之現階段政府的政策有利於快速釋放創新活力,創造更多創業主體。”(完)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