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之城、圓夢之都 成都“雙創”政策全景圖出爐

2015-11-23 17:08:00    來源:成都日報    

  高校院所成果轉化收益70%可用於獎勵

  共建協同創新試點示範區最高可獲1000萬元支援

  五年目標

  創業服務體系完善:到2020年,我市將構建覆蓋創業全過程的綜合服務體系,創業服務機構達到1000家,創業導師達到2000人。到2020年,我市科技企業達到10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00家,高新技術産業總産值達到2萬億元,“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300家。

  “雙創”政策必讀

  《成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2015-2025年)》《成都市促進國內外高校院所在蓉協同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科技企業創新券實施管理暫行辦法》《成都市技術交易補貼管理辦法》等。

  53所高等院校、30家國家級科研機構、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實驗室76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9個、70多萬名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家底”豐沛的成都,科技資源位居全國第六位,如何更好地“盤活”城市創新創業資源,做好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直指變科技“資源”為創新“資本”,《成都市促進國內外高校院所在蓉協同創新若干政策措施》(即“成都十條”)正式出來。

  支援在蓉高校院所開展科技成果處置權管理改革,我市支援高校院所自主處置科技成果的合作實施、轉讓、對外投資和實施許可等事項,報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備案。高校院所2年內未實施轉化的科技成果,可由成果完成人或團隊通過與單位協商自行運用實施。

  支援在蓉高校院所開展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改革,我市支援高校院所與發明人約定由雙方共同申請、享有和實施相關智慧財産權;支援發明人通過與單位協商獲得高校院所擬放棄的智慧財産權。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所獲收益可按不少於70%的比例,用於對科技成果完成人員和為科技成果轉化作出貢獻的人員進行獎勵等。

  我市推動國內外高校院所與區(市)縣共建協同創新試點示範區,支援中心城區依託高校,共建環高校特色知識經濟圈;鼓勵近郊區縣發揮産業和科教資源聚集優勢,共建校院地科技創新産業園;引導遠郊市縣根據資源優勢和産業定位吸聚高校院所創新資源,共建高新技術産業基地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對經認定的上述協同創新試點示範區,可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助,用於科技成果轉化基地及區域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等。

  我市鼓勵高校院所成果在蓉轉移轉化,支援國內外高校院所在蓉建設獨立法人的新型産業研究院等技術轉移、孵化仲介機構,鼓勵其促成國內外高校院所技術成果向我市企業轉化,按技術合同中實際發生技術交易額的2%給予仲介機構年度最高200萬元的補貼。支援在蓉高校與我市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産品研發,按實際發生技術交易額的3%給予企業年度最高200萬元補貼,按實際發生技術交易額的3%給予高校研發團隊每個項目最高100萬元補貼。

  我市支援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成果在蓉産業化,對國內外高校院所圍繞我市戰略性新興産業、特色優勢産業、現代服務業、都市現代農業等領域牽頭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成果在蓉産業化的項目,可“一事一議”,給予配套資助。

  “創業之城、圓夢之都”兩步走路線圖

  到2020年,形成全域覆蓋、功能完善、特色突出、全國領先、示範帶動的創業支撐體系;

  到2025年,將我市建成為各類創業人才實現夢想的首選地,全球創新要素聚集的新高地,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的新標桿,國家自主創新發展的引領區以及全國領先、國際知名的“創業之城、圓夢之都”。

  本報記者 繆琴 李淩翌 本報製圖 曹勁松

  原標題:一圖在手 覽“雙創”成都政策全貌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