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48國創新創業精英齊聚 成全球創新樞紐

2015-09-29 09:18:00    來源:北京日報    

  昨天(9月23日),素有科技園區“奧林匹克”之稱的國際科技園區協會年會(以下簡稱“IASP”)在京揭開帷幕。美國、以色列、日本等48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創業精英齊聚中關村,以色列、瑞典、瑞士、德國等發達國家爭相在這裡尋求創新合作機會。中關村,已成為全球創新網路中的關鍵樞紐。

  會場“老外”比中國人多

  在中國參與過無數次會議,但在昨天的國家會議中心,一踏入IASP的會場,清華科技園建設運營方、啟迪控股總裁王濟武卻瞬間眼前一亮:“這兒‘老外’比中國人還多!”

  王濟武眼神沒出錯,會場裏,有全球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近700名代表,其中國外及港澳臺地區代表530人。這也是IASP舉辦世界大會以來,參加國家和代表數量最多的一次大會。

  前來參會的,既有遠在南美的巴西TECNOPUC科技園,也有日本京都研究園、泰國科技園等“近鄰”;既有英國科技園協會、牛津大學科技創新中心等著名科技創新服務機構,也有愛沙尼亞塔林科技園這樣的新興力量。

  “如何推動科技園和大學的合作?”一個個園區管理者連番登場、分享氣氛濃厚的主會場,有人向中關村最大、同時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園區之一的清華科技園發問探討運營經驗。

  “歡迎來伊斯坦布爾!”在展示區,有人身著傳統土耳其服飾,用特色甜品和園區科技企業、服務業的相關介紹吸引人們留步,期待成為下一個成功申辦IASP的城市。

  “中國有望成為普惠醫療科技領域的引領者,沒有哪個國家有中國這麼得天獨厚的條件。希望我們能在此找到更多的合作夥伴。”在會場自由交流區域,更多的人來尋求合作。

  “這是我第一次來北京,也是第一次參加國際科技園區協會年會。”一位來自瑞典的科技園代表説。為了一睹中關村的最新發展,她報名參加了此次年會。

  一邊是數百名代表在北京共度科技園區“奧運會”,在千里之外的美國西雅圖,中關村創新服務機構代表、車庫咖啡則正在美方邀請的“中美網際網路論壇”上,與當地網際網路人才分享創業服務經驗。

  創新資源“磁石”引力大

  這場人氣旺盛、國際化程度頗高的科技園區“奧運會”背後,是中關村逐漸強大的國際創新資源吸附力。

  全球暢銷的《創業國度》一書,讓以色列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創新體系為普通人熟知。以色列平均每2000人擁有一家企業,新興高技術企業密度、每人平均創業風險投資等指標直超矽谷,位居世界第一。不少在矽谷落地、完成商業化的尖端項目,技術源頭都在以色列。如今,這個有“第二矽谷”之稱的創新國家也主動向中關村伸來了橄欖枝。

  昨天,有以色列最強孵化器之稱的“趨勢線”(Trendlines)通過“技術+股權融資”的形式正式落戶中關村,在中國境內尋找戰略投資人共建中以科技創新新型孵化器,並在以色列、中國和海外地區共同篩選、評估、投資、孵化醫療和農業技術領域項目。

  “人們把傑出的創新中心稱作‘矽谷’,我認為,中關村的‘矽谷’和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矽谷’,還有以色列特拉維夫的‘矽谷’各有特色、各具優勢,他們將共同為全球創新經濟貢獻價值。”趨勢線孵化器負責人尤西哈讚説。在他看來,中關村在電子科技、高端製造等方面的實力令人印象深刻,而中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機會,讓全球創新眼光都無法忽視中關村。

  除了以色列,為大量瑞士企業提供跨國合作服務的瑞士中心昨日也宣佈將把總部辦公室設立在位於中關村西區的中國技術交易所內。

  “引入+輸出”的創新樞紐

  國際化頂尖創新資源“引進來”,中關村的創業服務品牌也越來越頻繁地“走出去”。在王濟武近幾日的日程表上,德國、巴西等地科技園的會面邀約排得滿滿噹噹。“一二十年前去矽谷尋求合作時,別人總是抱著不屑和提防的目光,如今,德國、巴西等國家卻紛紛到府,邀請我們去幫他們建立科技園。”

  種下梧桐木,引來金鳳凰。中關村日漸良好的創業生態圈,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人才選擇中關村。2014年,中關村示範區共有外籍專家2408人,佔外籍從業人員比重超三成;留學歸國人數連續6年增長,總人數達2.2萬人,其中擁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佔77.1%。

  2015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在示範區設立子公司或研發機構的企業數量達到99家,包括英特爾、微軟、IBM、西門子、三星、埃森哲、惠普、新力等大批跨國科技公司,示範區對跨國巨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吸引全球風險投資方面,根據“安永全球風險投資集聚地排名”,北京及中關村吸引全球風險投資額排名高居第2位,吸引風險投資77.1億美元,僅次於美國舊金山灣區。2014年,中關村企業吸引風險投資額佔全國的41.2%。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就來過中國、來過中關村,最近幾年,明顯感受到了中關村和中國科技園區的變化與進步。”國際科技園區協會總幹事路易斯桑茲坦言。早前,中國科技園區多是吸引海外企業落戶。而現在,中關村等園區不僅吸引跨國研發企業主動到來,更不斷向全球市場輸送中國創造和中國企業,推動全球創新經濟發展。

  對於中關村在全球創新網路中的定位,瑞典Movexum孵化器總裁烏爾夫鮑勃斯更是不吝讚美之詞。“我們一直在尋覓全球創新網路的重要樞紐,經過各方面的對比我們確信,在中國乃至整個亞洲,中關村都是最符合條件的。”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