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三街”建設提速 中關村引領新創業模式

2015-08-04 09:26:00    來源:北京日報    

  每天誕生50家科技創新企業、4年間中關村示範區總收入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示範區對北京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年增長……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中關村交出了令人驚嘆的創新驅動成績單。北京日報記者深入探訪後發現,以“一城三街”為載體,構造高精尖産業結構和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已成為中關村引領北京進入創業新時代和經濟增長新常態的重要精髓。

  “為創業公司提供一輩子服務”

  創業大街聚集創服機構37家

  創立伊始,創業公司可以通過網上平臺和快遞到府取件完成註冊;創立早期,可以通過平臺迅速為項目獲得天使投資;發展到一定階段,為了讓公司創始人的成長速度跟得上市場、企業“狂奔”的腳步,平臺還會提供企業創始人充電、培訓服務……作為創業大街的創業服務機構之一,坐落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南口的天使匯近日給出了這樣的承諾——“為創業公司提供一輩子服務”。

  讓創業者專注于其擅長的産品、技術、市場等領域,其他事讓專業的創業服務機構來操心,下廚房創始人王旭升就享受了這樣的服務。

  成立之初,下廚房的創始人王旭升與很多“技術宅男”風格相似,是一名不善言辭的創業者。很多投資人發現他的産品不錯,可是一到見面談融資時就失去了興趣。這可怎麼辦?與無數投資人打過交道的天使匯,給了王旭升一個建議:把産品做到最好,做到極致,融資服務不用擔心。

  於是,這個十幾人的小團隊就窩在回龍觀的一棟民居中打磨他們“小而美”的網站。幾次資金鏈快斷裂的時候,在天使匯平臺的支援下,靠著一次次融資融到的100萬、200萬、300萬元支撐下來。

  守得雲開見月明,當“下廚房”的日活躍用戶數超過十萬並逐漸超過百萬的時候,已經有很多投資人主動找到王旭升,甚至爭相競價希望獲得投資機會。

  在中關村創業大街,像天使匯這樣的創業服務機構,已經聚集了好幾十家。從中關村創業大街建設方海淀置業了解到,截至目前,中關村創業大街共入駐機構37家,進入孵化器的團隊600個,獲得投資的團隊350個,平均獲得投資500萬元,共計獲得投資17.5億元。

  “天使投資+合夥人制+股權眾籌”

  中關村創業模式漸成國內主流

  20人,為1萬餘家企業提供商標註冊等線上法律服務;公司創立僅一年有餘,就獲得上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這是法律電商平臺“知果果”在過去一年裏取得的驕人成績。

  這家成立不足1年的法律電商平臺,如同它的名字“知果果”一樣,將原本嚴肅的法律服務變得透明公開、清新活潑。讓上萬名通過知果果獲得商標註冊等服務的小微企業無比欣喜的是,這些原本要通過代理機構花錢又費時才能搞定的服務,在知果果全部免費,並且絕大多數足不出戶、通過網際網路就能實現。

  這些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的服務,憑什麼、為什麼能免費?因為背後有看好企業發展潛力的資本支撐。先後獲得數百萬元天使投資和上千萬元A輪融資的知果果,憑藉自己創造性的商業模式,獲得了資本的不斷注入、支撐。

  然而,儘管目前靠投資人“吃飯”,在知果果的産品和公司運營過程中,決定權卻仍然掌握在創始人、合夥人自己的手中。

  “天使投資+合夥人制+股權眾籌,正在成為一種越來越主流的創業模式,這個模式從中關村興起,如今已經成了全國創業界的主流趨勢。”中關村管委會主任郭洪説。

  郭洪介紹,“我們有很多企業都是這樣,投資方提供了創新發展所需要的主要資本,但是表決權讓給了創始人、讓給了合夥人。這在制度層面説明瞭,智慧、創新比資本更加重要。”

  作為對中關村引領的這一新創業模式的認可,中關村在資本市場的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截至2015年6月底,誕生新上市公司22家、新三板新掛牌企業59家,上市公司總數達276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總數達460家。中關村創業投資引導資金與合作設立的基金達到49隻子基金,合作規模超過251億元。

  “一城三街”建設提速

  軟體城建設半年投入14億元

  “一城的目標是打造高精尖産業,三街則是為高精尖提供服務的創業服務業。”據中關村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城三街”中的“城”,即中關村軟體城,三街,即創新創業孵化一條街、科技金融一條街、智慧財産權與標準化一條街。

  2.6平方公里的中關村軟體城聚集了277家軟體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每平方公里年産值達到541.9億元。與驚人的産出相對應,中關村軟體園每萬元GDP的能耗僅為0.0087噸標準煤,是北京市平均值的1.5%。不久的將來,這個不斷創造奇跡的“軟體園”即將成長為“軟體城”。

  來自中關村軟體城(大上地)開發建設指揮部的消息,2015年上半年,大上地開發建設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140206萬元。其中道路及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181萬元;環境整治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00萬元;園區産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11989萬元;公共服務配套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9200萬元,完成全年計劃比例61.29%;棚戶區改造項目累計完成投資6633萬元。根據開發建設計劃及前期手續實際辦理情況,大部分項目將在下半年開工建設。

  近幾年,本市積極推進“一城三街”項目的建設。除中關村軟體城外,智慧財産權與標準化一條街也擬於8月開街,中關村智慧財産權大廈、致真大廈、即將建成入駐的航太創新園都將成為智慧財産權和標準化一條街重點集聚項目。(孫奇茹)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