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峰:創新創業的成功路徑

2015-12-07 09:21:00    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原標題:創新創業的成功路徑)

  在當下的我國創業投資市場,特別是網際網路領域,問得最多的一句話恐怕就是:你的企業有沒有參照樣本?在美國的對標企業是哪家?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你的企業必會受到資本的青睞和眷顧;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對不起,資本會對你敬而遠之,你要付出更多努力,取得更有説服力的成績,才有可能取得資本的認可並繼續打拼下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企業初創階段,複製已有的成功模式,自會大大減少失敗的風險,也較容易獲取資本的助力,因為資本押注的就是成功的可能性。那麼,辦企業,到底有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成功路徑?或者説,企業成功需要具備哪些要素?

  在普遍意義上,借用中國俗語來講,企業成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指好時機,即在正確的時間去把它做成。早一步,雖然是開拓者,但很可能成為先烈。比如,我國最早的電商8848網站,就因為當時週邊環境條件還不具備而過早夭折。晚一步,可能被人佔先,導致一步掉隊而步步掉隊。比如,繼騰訊微信後,阿裏推出類似産品“來往”,網易和中國電信合作推出“易信”,但這兩者市場的份額和認知度與微信相差懸殊,超越微信幾無可能。

  “地利”,不但指地理空間位置,還指主業所屬行業區域。如今,創業企業在歐洲日本日漸式微,而在中美兩國卻方興未艾。世界十大網際網路公司,全都集中在中美兩國,顯示出地域性創新創業的勃勃生機。就國內而言,比如深圳,催生出騰訊、華為、中興、招行、平安、比亞迪等一批國人耳熟能詳的創新型企業,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創新之都”。從行業卡位來看,當下的創新創業熱潮聚焦于TMT、醫療健康、線上線下一體化等領域,涌現出大批成功案例。尤其在“網際網路+生活服務”消費,即“網際網路+旅遊”、“網際網路+教育”、“網際網路+文體娛樂”等細分領域,用“網際網路+”技術和思維改造傳統格局的空間巨大,更成為BAT、京東、樂視、小米等網際網路巨頭資本佈局的重要“風口”。

  “人和”,通指人的因素,既涵蓋創始人的個人色彩(突出“人”字),也寓意管理團隊的重要性(突出“和”字)。“人和”因素最為重要,因為一切事情都是人來完成的,一切的失誤都是人為的。只要“人”夠聰明,“天時、地利”影響因素都可以迎刃而解。創始人是重中之重的決定因素。我們常説的企業家精神,説到底其實就是一種勇於冒險的精神,國家、社會,乃至於家庭的穩定性內在需求,決定了絕大部分人仍會從事按部就班的延續性工作,只有一少部分人,也不知何時嫁接的創新基因,何時播下的創業種子,在生命中的某個時點,開始破土而出,孕育發芽,直至含苞欲墜,完美怒放。在開拓冒險精髓精神的牽引下,創業者可以從外部找到任何想要的資源來著手整合:人才、技術、資本,以及資訊、物流等公共或準公共基礎服務設施。

  不過,雖然“天時、地利、人和”對於創新創業極其重要,但卻不是成功的充分條件,按照基本數學邏輯的定義,這只是必要條件。檢視那些成功的企業,大都較好地把握住了這三要素,這是成功企業的共性,但反過來説,就不一定成立了。這就如同有錢人用LV包、穿愛馬仕、玩PE,但同扎個愛馬仕腰帶的確並不一定是很有錢的人。於是,一種更高階段的理論應運而生:僅有“三要素”還不夠,成功不是“三要素”的簡單疊加,而是之間的協同融合,經碰撞試錯後産生火花,來點燃未知領域的商業處女地。借用一句時髦的用語:化反效應,即化學反應聚變效應。

  或許,就成功者的親身體會而論,他可能也弄不清到底是什麼把他一下子推到了成功舞臺的大探照燈下,他只不過在未知的征途中一路奔跑,看好了腳下的路,把每一步跑好,跑出了精彩。哪怕失敗了,他也不後悔,不頹喪,從錯誤中不斷學習探索。“大數據”告訴我們:大部分成功是第三次創業帶來的,整體成功率也不過1%左右。其實,失敗本身不足懼,每個跳高世界冠軍和紀錄的誕生,不都是由最後一次未過橫桿來畫上句號麼?

  根據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本年11月提交的文件,IBM與美國運通、可口可樂和富國銀行一起成為該公司的四大重倉股,其對IBM以8.3%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一大股東,但卻因今年三季度IBM股價的下跌而出現20億美元的賬面虧損。巴菲特一直偏愛並專注于消費品股票,之前他從未對科技股大舉下注過。可見,“股神”也有看走眼的時候,至少沒能把握住IBM的成功、或者説從過去的成功走向下一個輝煌的金鑰匙。

  需要指出的是,筆者這裡所説的創業,不同於日常所説的做生意。做生意是為了養家糊口,創業者首先解決的不該是自身的生存問題。創業,本質上與文藝創作一樣,是一種創造,當然,既有原創,也有對原創的二次創新。所以,我們願一如既往地鼓勵廣大創業者,把創業當做過程來享受,如果一開始就奔著功成名就的目標,可能是個不大不小的誤會,甚至是個迷人的陷阱!

  (作者係獨立投資分析人士)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