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找飯碗”到“造飯碗”

2015-07-16 09:48:00    來源:人民日報    

  創新創業,是年輕人中最時尚的“熱詞”之一。從世界範圍看,由具有較高知識水準的大學生創辦的新興中小企業,越來越成為新增工作崗位的提供者、財富的創造者和創新的發起者。因此,大學生創新創業,不僅可以從“找飯碗”到“造飯碗”,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緩解就業壓力,更可以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動力。

  “只有親身實踐,才能真正學會創新創業”

  發起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的北京大學教授張海霞,對這樣一件事印象深刻:

  那是2007年,她興衝衝地把自己學習核心高科技的學生推薦給一個企業,原以為這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企業做的是核心高科技,雙方對口,會一拍即合。沒想到,企業老總明確拒絕了她:“不行,我不要這樣的學生。”張海霞忙問為什麼,這位老總解釋説:“咱們的學生普遍存在一個很嚴重的問題,説得多過做的,動手能力遠遠差于理論考試的能力。”

  實踐能力差,是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詬病。這件事讓張海霞感觸很深,“創新創業是每個學生、每個老師都應該特別關注和非常盡心盡力的事。”由此,她發起了“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讓學生發揮想像力,並親手完成它。

  創新創業怎麼學?有專家指出,學習創新創業就像學游泳,站在岸上學理論,哪怕成績再好,也不可能真正學會,得“扔下水”,在實踐中學。

  “千城過戶”是一家致力於車輛過戶轉籍服務的公司,其創始人、華東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生張超的創業之路,就不是從書本到書本的“紙上談兵”,而是在一家勤工助學超市“起家”的。“從學長手裏接手的時候,超市一個月的營業額是13萬,我們經營一年以後一個月達到了32萬,翻了一番還多。”張超驕傲地説。正是在這裡,他得到了鍛鍊,為後來的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現在,越來越多的高校設置課程體系,搭建實踐平臺,機會就在眼前,大學生更應該把課程學活學透,把平臺用足用好。天津大學精儀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大三女生程沁蕊,就把課堂上的創新創業知識變成了活生生的項目。她和宿捨得同學設計了“基於GSM通訊的智慧車鎖”,“學院鼓勵我們創新創業,我們就想利用專業知識,設計一款智慧車鎖,來解決實際問題”。

  天津工業大學2015級畢業生吳優,在校期間學習過企業的新型融資渠道、融資發展方向及面臨的問題,並在企業實習中經受了實戰訓練。從那時起,創業的種子就在他心中萌生。經過幾年準備,吳優沒有像大多數大學生一樣滿足於找份穩定工作,而是與好友一起創立了公司,以日本料理店為起點,開啟了創業之旅。

  “以前我總覺得喬布斯、比爾蓋茨這些人都是神,可是現在我知道,我一樣能行。”在國際大學生物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一位參賽學生深有感慨,“只有親身實踐,才能知道創新創業是什麼,才能真正學會創新創業。”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