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登陸”臺青:在大陸的經歷讓自己堅定當初沒有選錯

2023-01-20 15:22: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來到大陸,他們見證了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結識了新的朋友、凝聚了新的情感,感受到了同胞的熱情和溫暖。他們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溝通者”、正能量的“傳播者”。兩岸青年聲音,你我共同傾聽。中國新聞網特別推出《青聽 兩岸》融媒體欄目,共同記錄兩岸青年的真實聲音。

  中新網1月20日電 “登陸”臺青:在大陸的經歷讓自己堅定當初沒有選錯

  作者:馬壯 陳文韜

  “我們看到的是它(脫貧攻堅)一步一步完成。”

  “過去我只有看,這兩年確實我們可以參與到(大陸的)高速發展。”

  “不是那種冷冰冰的國際大都市的感覺,是非常有人情味的。”

  日前,中國新聞網《青聽 兩岸》欄目邀請到三位在大陸求學、工作和創業的臺灣青年,暢聊大陸這些年的發展變化。

  鄭博宇,北京臺資企業協會青年會副會長,2015年赴大陸發展,“變”是其對大陸印象最深的一個字。在他看來,這個變不僅僅是過去1年的變,是自己過去在在大陸經歷的很多時刻中可以真實感受到的變化。

  鄭博宇説,自己完完整整地“經歷”了大陸的“十三五”規劃,注意到規劃裏面的很多目標都在此期間完成。他特別提及脫貧攻堅,“我曾經想,真的有可能(做到)嗎?但是事後證明,我們看到的是它一步一步完成。”

  在鄭博宇看來,“大陸的政策是有計劃、有條理的,而且能讓你感受到政府確實是有決心要做好的。”

  鄭博宇舉例身邊友人在福建平潭的發展經歷説,“我幾個好朋友在平潭落地做民宿,投入到鄉村振興,每一年都邀請我去他們新的民宿,那種感覺其實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到這些改變,不是在紙面上、文字上面,而是你確實能感受到的政策和大方向的。”

  作為大陸發展的見證人,鄭博宇更加堅定自己當初的選擇,“其實經歷的過程,讓自己對於在大陸落地這件事情更堅定,認為自己是沒有選錯的。”

  然而,參與到大陸的脫貧攻堅,對於一個臺灣青年來説又是一種什麼體驗呢?2020年來大陸讀書的清華大學臺籍學生陳冠穎,分享了自己和同學參與大陸鄉村振興實踐的經歷。

  “因為我們要了解大陸政府運作的一些狀況,這兩年有比較關注鄉村振興的狀況,也有去參加當地的一些實踐,跟大陸的同學們一起做了一些小冊子,推廣一個村的振興的一种經驗。”陳冠穎説。

  陳冠穎在節目中分享道,自己來北京後很喜歡騎著自行車穿梭在衚同裏,每看到在衚同平房裏做飯的人,在公園下棋的老人家,總能感受到都市裏的人情味。儘管北京有著很多高樓大廈,城市中的生活味讓自己感受到這不是一座冰冷的城市。

  “我發現(在清華)比圖書館位置更難搶的是羽毛球館、乒乓球館或者是琴房,大家在裏面練鋼琴,打球,運動。”陳冠穎説,在清華大學就讀的她發現這裡的同學並不像網路上説的那麼“卷”,反而覺得大陸的同學是在全方面發展。

  談及這些年大陸的變化,光大金融租賃公司轉型辦公室副主任黃柏翔説,首先是硬體的快速變化。“網際網路更發達”“交通更便利”……生活上的便利給在大陸發展的臺青們了深刻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作為在大陸金融企業工作的臺灣青年,黃柏翔感受到這兩年的一個明顯的變化,“在大陸就業的 7 年來,我們發現大陸不僅是硬體,甚至在很多地方有我們可以參與的機會。過去我只有看,但是這兩年確實我們可以參與到(大陸的)高速發展。”

  “我來了之後,因為我們在金融企業,實際上你會發現金融企業開始關注了是什麼?”黃柏翔舉例説,比如普惠金融、鄉村振興,包括自己用金融知識參與過的項目,如一些曾經的貧困縣,透過綠色風電項目脫貧攻堅,享受到綠色的電力。”(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