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汪毅夫:20年前一本書

2020-03-23 16: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北《福建雜誌》(復)第19期封面(來源:汪毅夫提供)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23日在香港中評網發文,回憶“20年前一本書”——臺北福建同鄉會《福建雜誌》(復)第19期(2001年5月1日出版),不禁感慨“20年前一本書,20年來多少事”的同時,向網友介紹該書當期社論《開放兩岸三通,追求穩定關係》等部分內容。此外,汪毅夫還在文中指出,《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收羅宏富,相當管用。于臺灣研究、對臺工作,尤有實用價值。以下是文章內容。                         

  今天從社科文獻出版社的《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讀了一本書,臺北福建同鄉會《福建雜誌》(復)第19期(2001年5月1日出版)。                          

  20年前一本書,20年來多少事!且容我避開“20年來”的沉重話題,簡要介紹“20年前”這本書的部分內容。該期社論題目是《開放兩岸三通,追求穩定關係》。文中記錄了蔡英文的講話:“4月12日,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在臺北市美國商會政策會演講説,認為新政府對臺商沒有負面看法,認為臺商是臺灣的一項'資産',而且覺得臺商很可能是發展兩岸共同利益的所在。因此,檢討、促進兩岸關係正常化,可發展出兩岸之共同利益。她更強調,政府將繼續致力於恢復兩岸制度化的對話與協商,追求兩岸可長可久的穩定關係”。唉,肉食者言,什麼時候會是誠實的呢?                           

  書中有北京大學俄羅斯研究所所長李明濱教授記其先祖事跡的《抗日舉人李應辰》,相當感人!李登輝説“臺灣人沒有抗日”,此文是有力之反駁也。李應辰是光緒辛卯舉人,在福建光緒辛卯科(1891)鄉榜上,其榜名是“李應宸”,生員籍是“臺北增”即臺北府學增生。宸指古之帝王居住的地方,李應宸之名可真夠牛的。          

  書中另有泉州市副市長周焜民談論弘一大師書法的《領略古法出新奇》。周焜民是廈門大學校友,書法家、武術家和文史專家(弱弱地補充一句,他是我的朋友)。                                 

  書中還有高嘯雲的《沈葆楨對中國的四大貢獻》和林岷的《沈葆楨保衛臺灣、開發臺灣的貢獻》。高嘯雲是福州籍臺胞,林岷是林則徐後人、北京戲曲學院教授。書中《本刊林則徐紀念特輯,北京林岷教授讚譽備至》提及另一林則徐後人林強,他當年是全國人大常委、福建省人大副主任(再悄悄地補充一句,他也是我的朋友),他對《林則徐紀念特輯》亦是讚譽備至。                                   

  書中葉明勳的《能忍與守秘》《徐州失散,古城相會——毛、蕭對飲的啟示》頗可讀。如《能忍與守秘》一開頭是:“歲末春始,閒居無事,回想來臺已五十余載。從陳公洽(儀)主政開始,演變至今,真如一部電影紀錄片,有血有淚,也有笑聲。到了去年五月,政黨輪替,可説到達高潮。執政黨上臺,新手忙於模索,加上體制上障礙,困難重重,舉步維艱,政局動蕩,民不聊生。廟堂上不能説沒有濟世之才,但虛矯者也不少。這些人的作風,可能帶來負面影響”。葉明勳是福建浦城人,福建協和大學(今福建師範大學前身之一)校友,臺北中央社首任主任(社長),時任臺灣世新大學董事長。                   

  附帶言之,《臺灣大陸同鄉會文獻數據庫》收羅宏富,相當管用。于臺灣研究、對臺工作,尤有實用價值。        (編輯 田雲鵬)

 

[責任編輯:田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