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習馬會鞏固“九二共識” 造福兩岸人民

2015-11-08 15:1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11月8日北京訊 (記者李傑)11月7日,習近平和馬英九以兩岸領導人的身份在新加坡會面,這次跨越66年的歷史性“握手”在兩岸關係歷史上有什麼意義,本網記者就此採訪了三位大陸的臺灣問題專家學者,他們在解讀中都表示,此次“習馬會”雙方都提出堅持“九二共識”,鞏固了兩岸共同的政治互信。為以後兩岸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瞭方向,必將造福兩岸人民。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指出:“習馬會”是非常成功的一次會晤。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氣氛非常溫馨、親切。雙方都懷著誠懇、善意、坦率的態度,來作理性、務實的交流。確確實實體現了“兩岸一家親”,沒有什麼外力能把我們分開。

  其次,雙方就最重要的兩點達成了共識:第一點是堅持“九二共識”。雙方都認為“九二共識”政治互信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沒有“九二共識”,就不會有這7年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第二個共識是雙方一定要共同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果。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共同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更加美好的前景。這兩個共識非常重要,也非常難得。

  再次,對於臺灣方面提出的一些具體的事務性的建議,習近平總書記都給予了非常積極的務實的回應。有些事情在現場就達成了基本共識;有些事情表明態度希望抓緊去做;有些不能做或者存在不同意見的事情,也作了一些解釋。比如臺灣方面提出,設置兩岸熱線、希望大陸派專升本的學生去臺灣學習、陸客赴臺轉机等,都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正面積極的回應。對於兩岸在抗戰史的分歧問題,習近平也表示,希望兩岸能夠共用史料,讓兩岸的史學家、學者們共同參與,共同書寫歷史。這都是非常積極的表態。

  楊立憲最後指出,總體來講,這次習馬會,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開闢了一個更加廣闊的前景,在兩岸關係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必將極大地推動兩岸關係向前發展。不管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當中還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習馬會”達成的共識,代表了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也代表了兩岸關係發展的規律。和平發展來之不易,兩岸同胞都有責任有義務共同維護,使和平發展的路線能夠越走越寬廣。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教授指出:“習馬會”最大的焦點是提出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兩岸共同政治互信、共同政治基礎,這是此次“習馬會”雙方都強調的一個焦點。這就給以後兩岸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指明瞭方向:就是只有在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的政治基礎的這個基礎之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能有廣闊的空間,才能夠實現兩岸的真正和平,也才能夠讓兩岸人民共用和平紅利。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臺灣研究所鄭振清副教授指出:這次“習馬會”有三方面特點令人印象深刻。第一是“習馬會”進行得非常順利,兩岸兩位領導人的交流互動非常融洽,體現了兩岸兄弟同胞的情誼。第二個方面是兩位領導人在致辭中可以發現共同的默契,包括堅持“九二共識”,以及通過兩岸的交流合作造福兩岸民眾,兩岸共同振興中華民族等。這些默契是這次兩岸領導人會面的一大亮點。第三個特點是兩岸領導人的會面也討論到了很多重要的交流問題。兩岸領導人這次見面引領了兩岸關係發展的航向,在兩岸交流合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完)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