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吳能遠:2012年兩岸關係穩中有進

2012-12-18 09: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18日刊載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原所長吳能遠的文章,回顧2012年兩岸關係發展。文章指出,這一年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良好勢頭,同時也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新階段。

  全文內容如下:

  2012年是兩岸關係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兩岸關係持續著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與此同時,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由開創期進入了鞏固深化的新階段,兩岸兩會的協商談判也踏入了深水期。

  在這一年,大陸繼續貫徹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方針政策,以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以廣泛團結廣大臺灣同胞為主線,鞏固增強反對“臺獨”,認同“九二共識”的共同基礎,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和ECFA後續協商,持續深化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努力讓更多的臺灣民眾尤其是基層民眾從兩岸交流合作中受益,進一步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基礎,不斷開創兩岸各領域互利合作的新局面,兩岸關係穩中有進。尤其是11月中共十八大的勝利召開,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兩岸關係前景看好。

  總結2012年,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項基礎更為牢固,內涵更為豐富,動力更為加強,不可逆轉的趨勢更為明顯,在穩步發展的同時,取得了四項新的進展:

  一是兩岸雙方的政治基礎繼續鞏固,政治互信明顯增強。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礎,也是兩岸雙方增進政治互信的基礎。年初臺灣的選舉結果顯示:“九二共識”已成為島內普遍共識與主流民意。“九二共識”的核心是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維護一個中國框架。年內國共兩黨多次高層會晤,均對此加以確認。“九二共識”已被兩岸共同制度化,構成兩岸進行制度化協商的基礎。2012年恰是“九二共識”達成二十週年,兩岸各種相關會議頻繁召開,與會各界人士均呼籲兩岸必須大力增強共識和互信,相信對未來的兩岸關係發展,將産生重要而積極的影響。

  二是兩岸經濟合作持續深化,文化教育交流不斷拓展。2012年,兩岸在經濟領域的各項合作是兩岸關係的優先和重點,大陸積極推進ECFA的各項後續會談,不斷深化兩岸金融合作,加強兩岸新興産業合作,鼓勵兩岸雙向投資,支援大陸臺商加快轉型升級。8月9日第八次陳江會上,兩岸正式簽署“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及“海峽兩岸海關合作協議”。8月31日,兩岸貨幣管理機構簽署“海峽兩岸貨幣清算合作備忘錄”。12月11日,兩岸貨幣清算機制正式啟動。與此同時,第一批兩岸經貿社團辦事機構已獲准成立。兩岸服務貿易的協商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雙方力爭按約定在年底前完成協商,適時由兩岸兩會簽署協議,標誌兩岸經濟制度化合作正式有序地加快推進。與此同時,2012年兩岸文化、教育、新聞等領域的交流合作也顯著加強。

  三是兩岸各界交流更為熱絡,更多臺灣同胞實際受益。2012年,兩岸縣市鄉鎮之間,工會、農會、漁會、水利會、婦女、青年等各類民間團體交流合作蓬勃發展。6月,備受兩岸各界關注的第四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開幕,臺灣22個縣市均組團參加,兩岸民航、物流、農業等30多個界別和民間社團齊聚一堂,交流合作有力地增進了兩岸各界的相互了解,促進了兩岸民眾的感情融合,進而實現了兩岸雙方的共同發展。

  四是民進黨人士訪問大陸蔚然成風,民進黨轉型壓力明顯增大。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不可阻擋,大陸持續向民進黨釋放善意,而民進黨也認識到不能正確處理兩岸關係將難以執政。2012年,民進黨不少重量級人物陸續前來大陸,尤其是10月4至8日,民進黨中常委謝長廷前來東山祭祖,隨後訪問廈門、北京,對民進黨的影響更大。

  展望2013年,中共十八大的勝利召開,為兩岸關係承前啟後、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兩岸兩會將互設辦事處,臺灣方面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目標亦可望達成,將會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更大的動力。(吳能遠:福建社會科學院現代臺灣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