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華益文:美對臺軍售還要售多久

2012-08-20 07:46: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30年前的8月17日,中美兩國就分步驟解決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問題發表了聯合公報,即“八一七”公報。

  美國政府在公報中聲明: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臺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對臺售武性能和數量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後近幾年供應的水準,承諾逐步減少售臺武器並經過一段時間最後解決這一問題。“八一七”公報與中美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一起構成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整整30年過去了,美國售臺武器問題依然像毒瘤一樣侵蝕著中美關係。

  公報發表後的幾年,美方售臺武器尚屬謹慎,平均每年減少售臺武器價值約1000萬美元,武器性能未出現明顯突破。但在蘇聯解體後,美對臺軍售政策發生扭轉,售臺武器數量和性能開始大幅提高:以老布希1992年決定售臺價值60余億美元的150架F16戰鬥機為標誌。克林頓和小布希就任總統第一年分別宣佈價值110億和180億美元對臺軍售,奧巴馬任內已先後兩次宣佈總值122億多美元對臺軍售案。30年來,美國售臺武器僅各型導彈就超過7000枚。美方每次宣佈和實施大規模售臺先進武器,都導致兩國關係受挫。

  美方先後為堅持售臺武器編造了不少理由:一為照顧臺灣“老朋友”,二為保持兩岸“軍力平衡”,三為臺灣更有信心與大陸打交道,四為維護臺海穩定創造條件。

  上述理由都站不住腳。臺灣要實現與大陸軍力的所謂“平衡”純屬天方夜譚。“臺獨”和兩岸分裂才是對臺海和平穩定的最大威脅。美國對臺軍售只會助長“臺獨”勢力氣焰、鼓勵“臺獨”傾向。

  美國售臺武器的真正考慮根本擺不上臺面:美方把售臺武器當做對華政策的一張牌,為其戰略和安全利益服務,同時撈取軍工出口實利。

  隨著兩岸出現和平發展勢頭,隨著中國大陸踐行和平統一理念,美國在解決對臺軍售問題上言而無信就愈加顯得突出,反差越來越大,美國越來越難以自圓其説。

  售臺武器問題早已成為美國同中國打交道時背負的一個沉重歷史包袱,更是妨礙中美關係發展、影響兩國在重要領域合作的玻璃天花板。

  美國繼續售臺武器損害中國的國家核心利益,是中國人民和國防力量質疑美國對華戰略意圖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是中美戰略互信特別是軍事互信缺失的最重要根源之一。

  這層玻璃天花板存在一天,中美關係發展就一天達不到應有的高度、廣度和深度;只要這層玻璃天花板存在,期望中國在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上與美國毫無保留地攜手合作,恐怕辦不到。

  早一天打破這層玻璃天花板,美國就等於早一天卸下包袱,就能早一天贏得中國人民的好感。中美兩個大國沒有了歷史的恩怨,才能輕裝攜手前行,才會擁有更加廣闊的合作空間,才可在亞太地區形成真正的良性互動,才有可能真正致力於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中美關係才會迎來新的一天。

  中國將長期致力於和平發展,世界有足夠多的問題需要中美合作應對,有足夠大的空間供雙方追求自己的利益。中國人民對美國人民並無天生的惡感,雙方制度和價值分歧完全不會妨礙雙方的合作。中美關係掃除了臺灣問題這一最大障礙,波折起伏會少得多,發展起來會更加順暢。這將是兩國人民之福,兩岸人民之福,也是地區和世界之福。

  要打碎美國售臺武器這個玻璃天花板,還要再等30年嗎? (作者華益文,為國際問題專家)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