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淑靜:臺灣經濟嚴冬至少持續兩年

2008-11-17 08:47: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臺灣和世界上許多經濟個體一樣,基於過去幾十年的關係,仍舊十分依賴美國龍頭老大的經濟表現,也受到他的拖累。那句老話:美國打個噴嚏,我們這兒就得肺炎。自我解嘲之外,個中還是有不少真實性。IMF重新評估全球明年各大經濟體經濟成長,美國、日本都將呈現負成長,歐盟各國也不看好,中國大陸可能只有8%的成長。兩三年後大家如果能擺脫金融海嘯的糾纏,逐漸恢複元氣,就算上好的表現。

  臺灣中小企業協會召開年度大會,主持人指出,中小企業單在過去的一年,數量有大幅度的減少,少了八千多家,現在註冊營運的剩有一百二十多萬家,全盛時期有一百五十多萬家。十月份的外貿額的成長再度衰退,各産業的外銷訂單在減少。市面明顯有蕭條的狀態,代表民間消費力不足,景氣不好,不知道哪年哪月才會好轉,不如儲蓄為上。各經濟研究機構預測,今明兩年臺灣的經濟成長,大約僅超過3%,只有“行政院”的經濟部門強調有可能“保四”。

  劉兆玄近來一再説明當局處理金融風暴的理念:“政府挺銀行、銀行挺企業、企業挺勞工。”落實這個政策後,希望能産生連鎖效應,振興臺灣的經濟。在此之前“行政院”以推動中小企業三千億融資貸款,現在又提出六千億來,為中大型企業作項目融資的因應措施。“副院長”邱正雄表示,這項融資計劃將擴大範圍到公、民營銀行,即日起實施。再有“國發基金”提供一百五十億元作為信保理賠,風險保障,以兩年為融資貸款的時限。這是當局怕臺灣的中大型企業在未來兩年內,因為經營困難開始大量裁員,造成嚴重的失業問題,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設定融資貸款的期限為兩年,希望能熬過這場罕見的、世界性的經濟寒冬。

  憑心而論,“行政院”提出一系列因應金融海嘯的措施,並不遜於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如早就宣佈官方擔保所有的銀行存款,預防了可能出現的擠兌現象。又拿出鉅款來替小、中、大企業做融資之用,共渡時艱。當然,這些措施還待以觀後效,大家希望在兩年之後,臺灣有驚無險。

  但是馬劉團隊繼續挨罵,民調支援度始終上不去。“經濟部長”説:“六三三”把它當成競選口號就好。其時是句大實話,到了這種時分還能對“六三三”認真嗎?結果引來各界的攻擊。尹啟銘為此道歉多次,有人要出言賈禍的部會首長下臺,並不管他們的工作表現。蔡英文説,馬英九把臺灣的經濟搞垮了,很多人還相信。這真是抬舉小馬哥,他沒那個本事。難道臺灣人逃避現實成性,只能聽假話?

  有人指現階段當局雖然努力工作,也出了些成績,但是大家還是不清楚他們會把臺灣帶到哪去?這些措施會扭轉臺灣的經濟嗎?“馬上好”辦不到,為什麼就能保證會“慢慢好”?“行政院”心中有方向嗎?今後還要跟著美國走,篤信資本主義可以致福,但是金融海嘯帶給臺灣執政者什麼教訓或警惕。

  (作者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