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淑靜:期盼兩岸金融全面合作

2008-11-13 16:20: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陳雲林終於順利到了臺灣,他在圓山飯店發表談話,聲大量洪,語氣堅定,條理分明,抑揚頓挫有致,他説明這次的會談只在兩岸實務,不涉及政治,語中也帶有感情,給人的印象很深刻。針對二次“陳江會談”民進黨的抗議、鬧場等小丑跳梁的鬧劇,都未達到預期目的,效果反而適得其反。
  
  “陳江會談”簽署的四項協議,包括海運直航、食品衛生保障、直接通郵、空運直航的改善與加強等,都是大家早就盼望儘快落實的幾項措施,拖到現在才簽字,已不能予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陳雲林率領龐大的訪問團踏上臺灣的土地,在政治意義上代表了一項了不起的突破,意義非凡。

  但是全島民眾最希望見到的是,兩岸在金融方面的合作能不能趁陳雲林率團訪台期間獲得實質性的進展。兩岸金融合作原本要到明年才開始協商,但是由於金融海嘯肆虐,臺灣深受其害,要儘速謀求因應之道。對岸已經釋出善意,表示要在本次訪台期間進行非正式洽談金融合作議題,大陸數家大銀行行長隨團訪問。

  “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當時就表示,本次的金融合作洽談,不會簽署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這則消息有點令人失望,然而欲速則不達,與其草率從事不如穩紮穩打的好,但是此事也不能拖延太久。其他可以展開討論的議題還有很多,諸如大陸合格境內投資人協議(QDII)、新台幣與人民幣兌換機制、研議成立兩岸共同基金、參與區域國際金融合作機制等等。

  東盟與中國大陸、韓國、日本13國領袖已達成協定,將以800億美元建立一個區域性的外匯儲備庫,參與簽署協議的國家在面臨國際流動性不足的緊急狀況時可以動用儲備庫的資金,以區域合作的集體力量共同抗禦金融危機。這種發展已成為世界趨勢,各地區紛紛起而自保,免得被金融海嘯吞噬,他們也在醞釀籌備亞洲貨幣等大計劃,臺灣又通通被摒除在局外。在經濟上臺灣被亞洲各國邊緣化的現象日益明顯。雖然臺灣的外匯存底有2800億美元,高居世界第4位,短期內也還沒有到經濟瀕臨破産、告貸無門的地步,但是長久被“東盟+3”等亞洲主要經濟個體劃在圈外,實非臺灣之福。

  還是有人相信臺灣的經濟基礎強勁,等到國際景氣復蘇,經濟就會快速的好轉。但憑匹夫之勇就能生存嗎?今非昔比了,國際經濟局勢經過這次大風暴肯定會重新大洗牌,亞洲方面可以預見到美國的影響力迅速減退,中、日兩大經濟體將主導整個地區,中國大陸的勢頭來得更猛。而臺灣經濟幾乎全靠對外貿易生存,島內缺乏天然資源,高度依賴進口。今後若永遠不能參與“東盟+3”組織和他們的活動,將是臺灣最大的夢魘,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亞洲各國一直非常樂意和臺灣做生意,被邊緣化純粹是因為政治因素。眼前擺著一個無法否認也很難改變的現實,臺灣若想在國際上增加活動範圍和參與的空間,就必須要和中國大陸取得諒解和協議,否則寸步難行。所以,臺北的“陳江會談”就更顯重要了,兩岸關係必須要繼續緩和、提升、加強互信。臺灣人為愚蠢的意識形態已經付出過於昂貴的代價,不值得。

  (作者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