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真得不能再漲了!

時間:2013-03-21 14:11   來源:台灣網

  央行昨天發佈的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顯示,一季度68%的居民認為目前房價“高,難以接受”,在這種情況下,居民的購房意願出現下降。國家統計局18日發佈的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一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均達到66個。其中,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繼續保持較高的漲幅,房價上漲的壓力依然嚴峻。一套2000年開盤均價只有4千多的房子,如今竟然被買到每平近10萬元,13年價格漲了20多倍。(3月20日 《新京報》)

  房價真得不能再漲了!城裏廣大中低收入者買不起房,滿足不了“剛需”,望房興嘆。買到房子者,慶倖自己下手早賺了,但不敢賣出去兌現利潤,賣出去就買不回來了。更嚴重的是:相當多的購房者是房奴,透支了國內消費的明天,被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國內要實現城鎮化,大批農民要進城,房價這麼漲,他們也買不起房,到哪安身?可怕的是,國內樓市泡沫嚴重,一旦破裂,國內經濟有崩盤的危險。美國第五大城市底特律就是最好的佐證,該市面臨破産,該市房價最低1美元,引發了國人到底特律抄底炒房的輿論。高昂的樓市綁架了國內經濟和百姓的生活!

  面對如此“佳績”,銀行、股市等理財選擇都成了浮雲。雖然國家對樓市予以調控,但屢調屢漲。原因何在?國內房價是炒起來的。最大的幕後推手當屬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土地財政”讓地方政府過上了舒服日子,讓房價回歸理性,意味著“土地財政”的終結,地方政府豈能願意?因而,他們變著法地打“擦邊球”,與中央的政策“同床異夢”。不客氣地講,地方政府在調控房價上沒有積極性,中央的調控有可能“空調”。在這種背景下,各種投機“炒家”紛紛出籠,大炒特炒,開發商有之,房姐、房嬸和房叔有之,一時間,甚囂塵上,增加了“蝸居”者們的心理預期,不買還得漲,於是,也加入了購房的滾滾洪流,寧可透支終生積蓄。還有,國家的調控有“盲區”和“死角”,有空子可鑽,如,一些人假離婚購房;地方利用保障房拉低房價漲幅,掩蓋房價上漲的真相,等等。中央對地方的問責沒有痛下殺手,地方對上頭的調控不當回事。

  顯然,調控國內房價沒有什麼高深莫測的理論問題,思路也清楚也簡單,關鍵是動真碰硬、四腳落地:要徹底給地方的“土地財政”“斷奶”,斷了他們的念頭。為此,中央應考慮開闢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沒有錢,地方政府過不了舒服的日子不説,為民造福也得錢啊!紮緊政策法律法規的“籬笆”,無空可鑽。對包括地方政府在內的各種“炒”,痛下殺手,讓林林總總、大大小小的“炒家”不願炒、不敢炒。與此同時,出臺優惠投資政策,吸引樓市的資金進入國家鼓勵的投資領域特別是實體經濟。平抑房價的根本辦法還是增加供給,國家與地方要趕緊向中低收入者提供充沛的保障房,在短期內實現住者有其居。真到了這一天,高價房誰買啊?! (台灣網網友 于文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