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對降房價惱火令人憂

時間:2012-10-17 14:13   來源:台灣網

  近日,江蘇無錫太湖新城一處樓盤房價從每平米1.6萬元跌至6900元。知情人士透露,該價格讓位於樓盤旁邊的市政府很惱火。該人士稱,政府一方面怕低價打亂周邊市場價格,另外,政府力推金融街區項目,希望金融街區房價在1萬元以上,體現它金融中心的地位。(10月15日南方網)

  企業不是慈善機構,絕不會幹虧本買賣,房價降價的幅度這麼大,説明利潤空間豐厚,房地産是暴利,樓市泡沫不可低估,房價遠未回歸合理價位。

  在中央樓市調控下,房地産企業面臨著一定的壓力,房子銷售不旺,資金回籠慢,大企業還能挺一陣,中小企業的日子就難過了。在這種背景下,降低房價無疑是明智之舉,值得稱道。況且,企業有降價促銷的權力,政府不高興毫無道理。不僅如此,政府讓企業扛著高房價,不僅讓企業難以回籠資金,解決資金困難問題,而且有可能讓企業的資金鏈産生斷裂的可能,這是相當危險的。

  維持高房價是為了體現金融中心的地位,這種説法不成立。國際金融中心的價值及其地位不是體現在高房價上,而是體現在其強大的服務輻射功能上。服務輻射功能上不去,空有高樓大廈有什麼用?高房價只能增加商務成本。對此,老外們賬算得比我們明白,他們更務實,絕不會要高房價的房子撐面子。

  政府對房價降價惱火,説白了,是因為牽涉到“土地財政”這塊“肥肉”。房價高,出讓的土地價格也高,地方政府的手裏就有錢。由此不難理解,真正推高房價的“元兇”是地方政府,它們表面擁護中央調控,私下裏打種種“擦邊球”,與中央調控政策博弈。另外,地方房地産企業往往看地方政府的眼色行事,地方政府對房價降價惱火,地方房地産企業就得硬挺著高房價。這都是樓市調控的最大阻力,顯然,樓市調控任重道遠,我們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不可過於樂觀,調控的弦一刻也不能放鬆,而強化地方問責是樓市調控成功與否的關鍵。 (台灣網網友 于文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