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價合理回歸”的關鍵在於民眾自身

時間:2012-05-14 15:37   來源:台灣網

  據2012年5月14日《證券時報》報道,本輪樓市調控已進入“關鍵時期”,市場對任何風吹草動都格外敏感。近日揚州出臺購房獎勵政策和上海醞釀新政的消息再次引發輿論廣泛討論。據統計,從去年8月至今年5月10日,全國共有33個城市出臺樓市新政,其中28個城市獲得通過,5個被叫停。

  家喻戶曉,這些樓市新政,大都有“迷人”的理由,甚至因此難以被叫停。但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皆為地方政府跟中央與民眾的博弈。

  客觀而論,出臺樓市新政的地方政府及其決策者,確實有其難處。即始於2010年4月17日的這輪房地産調控,的確給中國不少城市的財政造成了較大的壓力,也讓房地産開發商這樣的眾多財神爺及其各路護法頻頻向政府發飆,而影響到了GDP的增長。

  但是,正像溫家寶總理所講,“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然而,無論是以何種名目拋出的樓市新政,客觀上其實都影響到了“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中央指令之落實,即抑制房價的下降。目前,在推行樓市新政的城市中,已經有房價停止下跌者。這對於中國房地産調控來講,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

  誠然,樓市交易量上不去,可能會影響“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給”之目標的實現,也會對地方財政等造成一定的壓力。但是,“促進房價合理回歸”才是中國房地産宏觀調控的核心所在,而當下的各種樓市新政其實都跟“促進房地産業健康持續發展”之目標相悖。

  事實上,無論是地方政府的樓市“新政”,還是房地産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的各種“誤導”,都僅僅是維繫當下高房價的誘因,而中國“房價合理回歸”的關鍵在於民眾自身。因為錢在民眾自身的口袋中,如果你自己不掏出來,那麼,即使地方政府出臺再多的樓市行政,即使房地産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急紅了臉,誰也拿你沒辦法。何況,中央“促進房價合理回歸”的決心和信心都非常大。換言之,惟有中國民眾自身不去搭理地方政府的樓市新政和房地産開發商等既得利益者的百般誘導,中國房價才能回歸到合理的價位,否則,中國民眾只有自找苦吃,而成為高房價的奴隸。(台灣網網友:羅豎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