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地價競房價”還圓不了百姓的住房夢

時間:2011-08-08 16:07   來源:台灣網

  北京商品房將增添一種全新的土地出讓方式,即地價是事先限定好的,然後設定一個將來銷售的最高房價,開發商在此基礎上,誰報的價格越低最終誰就拿地。日前,北京首個“限地價競房價”的地塊———門頭溝區永定鎮東辛坪村項目掛牌上市。

  “限地價競房價”對降低房價是管用的實招,為了拿到地,開發商把自己的利潤空間壓縮到最低限度,可謂嚴格控制房價的有益嘗試,體現了政府控制房價的智慧與決心。這説明,平抑房價,地方政府不是“沒有辦法”,而是有沒有決心,只要政府下決心,點子與招數總比決心多。

  然而,“限地價競房價”也容易引發住房建設品質問題。由於利潤率低,不流淌道德血液的開發商可能會偷工減料,以次充好,使建設的房子“瘦身”成“豆腐渣工程”。對“限地價競房價”模式下拿到地的開發商,要實行終身品質問責制,把品質監管擺到重要日程。

  “限地價競房價”平抑房價的效力有限,我們不能期望太高。試想,如果地價依然高企,即便開發商把自己的利潤率壓到了最低限度,房價還是在高位堅挺。現在,房價高與兩大因素密切相關,一是高地價,一是開發商的高利潤。因此,降房價,政府還必須讓利,把地價的收益率大幅降下來,把地價大幅降下來。在土地財政的背景下,這對政府是個嚴峻的考驗。

  解決房價高企問題的治本之策,在於增加住房的供應量。供應量上不去,在流動性過濫的背景下,高房價是無法撼動的,其他的舉措治標不治本。要讓房子的供應量上去,政府就必須增加土地的增加量。如果政府為了讓土地賣個好價錢,捨不得向房地産市場投放大量土地,建房用地依然稀缺,政府降低房價的舉措實際上是“假摔”。因而,政府要舍得土地投入,推動保障房建設。如此,百姓圓住房夢,就絕非水中撈月了。(台灣網網友:于文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