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政也要恩威並重

時間:2013-02-22 14:59   來源:台灣網

  新國五條出臺是件好事,但不是最大的好事。我之所以這麼説,是因中央出臺一系列的“房政”主基調都是限購,而非一張一弛。就如治水一樣,既要築壩圍堵,更要疏導引流。

  也許有人會説保障性住房就是疏導,而我看並不然。一、保障性住房雖房價比商品房要低,但對低收入戶而言,房價還是高,單憑自家的收入買不起,亦或買了就捉襟見肘;二、保障性住房是關閉了投機客買賣商品房的一扇門,但同時也開啟了倒賣保障性房的一扇窗,好壞參半;三、建這麼多保障房與商品房一起投放市場,若房地産行業成資源浪費型行業,“濫竽充數”的保障房是不是也要擔待罪過?……由此可見,現行的保障房政策並非疏導,而是繼續築壩,多築了一道輔壩。

  前些天,我曾寫過一文《為什麼總是有人希望房價上漲?》,提醒買房者要等三月份中央開完兩會,看新一屆領導層的房政走向再説……如今,這兩會還沒開,中央的新政就出臺了,而且還是以限購為主基調,堅決遏阻房價上漲的勢頭。今日寫此文,説這是件好事但不是最大的好事,是因“房政”次次限價都無法讓房價回歸合理價位,有其外部因素,更有自身缺失。外部因素媒體報道很多,我不贅述;而自身缺失,我想説上幾點,僅供參考。一、如果房政能向新出臺的醫改模式那樣,有錢沒錢先看病,市場上流通的商品房是不是供需就會發生根本性變化?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區別若能體現在住房制度上,其房價走勢怎麼可能與資本主義國家沒區別,近相似呢?三、各職能部門如果不再濫竽充數,監督到位,房地産市場怎麼會成賭場、滋生貪腐的金三角、民怨載道?

  説道有張有弛,我個人以為現流通于市面的商品房及保障房已足夠應對“剛性需求”,“房政”不要一味地限購和續建保障房。一、清理整頓房地産行業的不正之風,如一人多戶名下的房産,一人多套的房産哪些屬於非法所得,花大力氣在這上面下功夫功夫,不但可以減少資源浪費,更能疏導正確的購房導向;二、國庫捉襟見肘時可以將房地産行業推向市場,富裕後,同樣可以將房地産行業收回國有,按人分配。三、既然知道房地産行業會成泡沫經濟,影響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為什麼就不能疏導它成正能量呢?一味地只是限價,沒更好的方法讓百姓選擇,這握在地方政府及利益集團手中的價格,怎麼可能降得下來?試著想想治水的堵與疏,再想想醫改後的今天,當醫改能讓有錢沒錢先看病,這房政,怎麼可能永遠都是烏雲遮日?

  所以説,中央“房政”要改改這屢屢限購的道道金牌,另辟蹊徑地讓房政真正成房地産行業的指路明燈,老百姓心底裏的定海神針,撥得雲開見日明。對否,還請諸位點評! (台灣網網友 單福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