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速200公里的溫情值得被點讚

時間:2014-01-27 15:47   來源:中國青年網

  1月22日,廣州東開往青島的T161次列車在淄博站開車後,乘務員整理車廂時發現一個旅客遺失的黑色手提包,立即交給列車長,發現手提包內有15000多元現金,以及銀行卡和身份證、駕駛證。列車長根據身份證上的資訊尋找失主小叢。當了解到失主還要急著坐火車回威海時,劉車長讓兩名乘務員坐動車把包送回淄博還給失主。3個小時後手提包失而復得,讓小叢非常激動。

  每個人都有遇到難處的時候,尤其是出門在外周圍沒有親人朋友依靠時更是如此。尤其是春運期間的列車上人滿為患,想尋回失物著實不易,要是在這時掉了東西可實在會急得人心焦。小叢是幸運的,他的手提包被乘務員發現坐著動車還給了他。

  我們從小就在學校受到教育,做人要講誠信,不能站小便宜,拾金不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等等。這類的教育我們越大,便越少聽到。漸漸地,拾金不昧似乎更多的出現在新聞中,而現實裏拾金而昧的事卻屢見不鮮。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的祖國經濟空前繁榮,生活水準越來越高;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讓座被訛”、“扶人被詐”這樣的事件開始動搖大眾的心,信任在人與人之間愈發脆弱。説個網傳的笑話:雷鋒同志要是今天在火車站主動提出要幫大媽抱小孩,大媽一定會叫“有人販子啊”。

  回到這則新聞,假設乘務員撿到失物交給失物招領處通知小叢來領,那他們的責任也就盡到了,而這也就是一個普通的拾金不昧的故事。然而,他們卻沒有這樣做。而是在聽到失主趕時間回威海後主動坐著動車趕去淄博送還失物。春運期間火車每日搭載的客流何止千萬,每名乘務員一定都在超負荷的工作,離開兩名乘務員便意味著其他工作人員會承擔更大的工作壓力。此時讓小叢主動取回失物顯然是更符合效益的辦法。但此時在效益和人情之中他們選擇了後者,於是小叢便能夠按計劃回到家中過個舒心的團圓年。

  現在是個資訊爆炸的社會,為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許多負面的消息被不恰當地炒作,被放大,而正面的新聞卻往往像縮在墻角的小媳婦無人關注。於是乎“各人自掃門前雪”的心態被放大到極致,在許多人看來不害人,不多事就是好的。然而筆者卻要在此為主動“多事“的乘務員們叫聲好,點個讚。時速平均200公里的動車是中國速度的代表,然而其上一份不計得失的真心卻可直達人們的內心,重建信任的橋梁。

  盼望這樣的事多一些,這個真的可以有。(俞偉岸)

編輯:李培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