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不昧強索報酬,道德堪憂

時間:2011-11-07 13:07   來源:燕趙晚報

圖/朱慧卿

  馬某是焦作市建築隊負責人,一天不慎將裝有10萬元工程款的公文包丟失。馬某後打聽到公文包被路邊開商店的鄭某拾得。經人調解,鄭某同意退錢,但提出要1萬元酬金,馬某不同意;又將酬金降至8000元,鄭某答應後又後悔,將馬某訴至法院,法院判馬某再退還5000元。(11月6日《羊城晚報》)

  依據法律規定,將遺失錢物歸還失主是公民的義務,同時,撿錢物者有取得一定報酬的權利。我們不能要求每個公民都能固守拾金不昧的傳統美德,但也不能容忍索要超出法定權利的高額報酬。任意索酬,既違背法律,又傷害道德。

  有道是:物歸原主理應當,豈能要挾耍強梁。于理于法失仁厚,“有償美德”人心涼!也有不同觀點:退還一萬或五千,沒有原則貼標簽。道德問題法律判,公民信義誰買單?(文/風雨同舟 詩/馬嘯宇 、張國慶)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