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高考焦慮無法承受之重

時間:2012-06-13 10:17   來源:工人日報

  每年的這幾天,高考都是一成不變的“主旋律”,考生緊張,考生家長緊張,親戚朋友甚至全社會都跟著緊張,而且似乎是一年比一年緊張。今年高考已經結束,但圍繞高考的話題仍在升溫。

  話題之一,與衝突有關。在江蘇南京,部分考生家長主動充當了交通協管員,在考場附近見人攔人、見車攔車。還有人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因為推著自行車跟鄰居的高考一家三口擠同一個電梯而被指責。考生家長這種近乎希望“地球圍著自己轉”的做法引來其他人的不滿。

  話題之二,與謊言有關。高考剛一結束,媒體就曝光了幾個“善意的謊言”。5月27日下午,安徽蕪湖考生沈飛的父母不幸遭遇車禍,母親搶救無效身亡,父親至今躺在醫院重症病房。為了讓沈飛安心高考,家人、交警和學校共同編織了一個淒美的謊言,讓他成為最後一個知道母親去世噩耗的人。類似的事情還發生在陜西西安的劉慶身上,為了避免她在高考前受到打擊,母親將父親去世的消息隱瞞了兩個月。

  這些善意的謊言引起不少討論和爭辯。有人認為,這樣的決定和做法是理性選擇,因為告不告訴子女可能都無法挽回親人的生命,不如讓他們安心考試;也有人認為,高考可以重來,父(母)卻無法重生,不該剝奪他們見父(母)最後一面的權利,這麼做太不人性了。

  究竟要不要把一些可能影響情緒的消息及時告訴考生,這的確是個問題,相信每一個家庭在具體抉擇時也面臨各種糾結和權衡。孩子的心理素質如何、敏感程度如何、和親人的感情如何等等,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如果謊言不夠高明或者孩子足夠聰明,説謊的危害可能更大。

  出現上述種種緊張、焦慮、糾結情緒,有高考確實關鍵、對改變考生前途命運意義重大的因素,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大環境使然。整個社會對高考的關注程度、焦慮程度無形中營造了一種“氣場”,作為當局者,有些家長緊張得近乎淩亂了,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才對,做到什麼程度才夠。不難想像,這些小心得大氣都不敢喘的家長將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與其説是解壓不如説是施壓。

  而這樣的緊張氛圍不過是在高考這兩天集中爆發而已,對考生來説,可能早早就進入了這種“氣場”。“倒計時天”的牌子早已懸挂在學校、教室,凡事以考生、高考為重早已貫徹于家庭的每一個規劃和決定,多少天不看電視,早早開始吃各種補品、吸氧甚至打營養液,包括各路媒體對高考“長槍短炮”的關注,等等。正如有人總結的,“高考讓日常生活瘋狂,日常生活加劇高考瘋狂”。

  最近,不少媒體都在關注高考成本變遷的話題。除了顯而易“算”的經濟成本支出,精力、精神成本的支出或許更加超出預期,一些家長的高度緊張和煩躁情緒使周圍人甚至整個社會都跟著一起焦慮,以至於造成了考生在高考前經不起一絲“風吹草動”,以至於一切壞消息尤其是涉及親人生死的消息都得對考生“遮罩”。

  因為高考,不能輕易悲傷。因為高考,那些關乎正常社會秩序的東西都得暫時讓路。這一切刻意和善意的背後,人們可有反思——孩子們真有如此脆弱,經不起大的悲喜嗎?為孩子安排好一切,替他們做各種選擇就是最好的保護?今後的每一個高考,我們是否還要在全民焦慮中度過?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