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公佈狀元數 亦難改變唯分數論

時間:2012-06-11 10:19   來源:京華時報

  高考剛結束,社會關注熱點轉移到招生工作。日前,清華大學正式啟動高招工作,承諾不公佈高考狀元數。

  去年北大、清華承諾不再公佈狀元數,力圖避免形成招生惡性競爭。算起來,今年是兩校不再公開比拼狀元數的第二年。不公佈高考狀元數,按理當然是好事一樁。但從政策導向看,北大、清華此舉更像是被逼出來的一種結果。在此之前,教育部對禁止炒作高考狀元已是三令五申。但是,除山東、廣東等少數省份外,不少地方還在熱炒高考狀元。北大、清華不公佈狀元數,固然可不再成為眾矢之的,但因“狀元熱”總體未見退燒,其降溫作用相當有限。

  高校熱衷於公佈高考狀元,不止是為了炫耀自身,還是為更好地選拔優秀生源。雖説北大、清華承諾不再公佈狀元數,暗地裏對“掐尖”卻絲毫沒放鬆。去年高招期間,由於部分地區沒有公佈高考狀元,北大、清華等高校招生老師竟想出發微博尋找高分考生等“妙招”。這表明,重點高校爭搶優秀生源的惡戰,並未因不公佈狀元數而減壓。這一新舉措不僅沒有遏制高校的招生偏好,也未能有效緩解社會對高考狀元的追捧。

  “狀元熱”並非高校炒作的後果,也不見得就是社會追捧所致。在這其中,高校更多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狀元文化”在中國具有悠久傳統,許多人至今擺脫不掉骨子裏的狀元情結。在應試教育下,高考狀元更成為學校升學率的直接體現,以及子女教育的成功標誌。圍繞著這一産物,社會上還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商業活動。有的地方甚至把高考狀元視為政績。

  個別重點高校不公佈狀元數,充其量只是不再對“狀元熱”火上澆油。要降低社會對高考狀元的過度關注,根本出路還在於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與自主招生,改變唯分數論英雄的現狀。教育家劉道玉稱:“如果繼續爭狀元,過去讓我欽佩的北大清華就沒有前途沒有希望。”南科大校長朱清時也説:學生要爭100分需要浪費很多時間和資源,最後學生的創造力都被磨滅了。這些真知灼見,反映了教育家對應試教育的批評,以及對提高素質教育水準的呼籲。

  北大、清華不能僅滿足於不公佈狀元數,而將以往對優秀生源的“明爭”轉為“暗戰”。在不公佈狀元數的同時,這些高校還應加大自主招生力度,擴大招收綜合素質高的學生,為培養真正一流的人才打下堅實基礎。目前,北大、清華仍然是高考狀元集中營,這充分表明相關舉措並未觸及高招體制的核心。(魏英傑)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