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如何才能“多讀書少應酬”

時間:2012-05-29 10:07   來源:新民晚報

  “多讀書,少應酬”,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25日給在北京參加任職培訓的67名新任市委書記的勉勵或告誡。原話是:“要把學習作為工作與生活的習慣,多讀書少應酬,善於總結經驗、研究問題,虛心向先進學習。”

  不知這些新官上任的地方一把手中間,有多少人真正聽進去了,又有多少人能夠化成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行動?如果能夠多一些,當是百姓之幸、百姓之福,也當是肅清官場腐敗風氣、培養健康社會的一個新開始。

  今天的中國官員大多學歷在大學以上,原也算得上是讀書人的出身。但在“學而優則仕”之後,究竟有多少人保持了閱讀習慣,有多少人在最近的幾個月、甚至幾年裏,都沒有認真地讀書了?

  與之相反,以今天的慣常情形,舉凡官升一級,只要不是歪向了某個冷落角落,參加各種交際應酬的機會就會呈同比例上升的趨勢。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不擅長到慣而成習、樂在其中,頗有一些官員在升遷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被浸染乃至經歷蛻變,應酬功夫見增、酒量見長,“宅”在自家安靜讀書思考的時間和願望則越來越少。

  官員們的不讀書、忙應酬,或許有重人情倫理的中國文化傳統影響,也是整個社會大多數成年人都沒有閱讀習慣的現實風氣所致。但扣除了個別官員對於“吃喝玩樂”確乎有著異乎尋常的興奮之外,深層原因恐怕正在於,有不少人認為,那些喜歡並擅長迎來送往、場面應酬、“酒精考驗”和“跑部前進”者獲得的收益,遠遠大於埋頭苦幹、保持個人獨立思考空間者;甚至,在許多部門行業,多了人文情懷和科學理念、不肯投入唱酬者,反而會有異類之嫌,成了官場進步的阻滯力量。

  不論是中國社會還是官員群體,不讀書而陷於“忙盲茫”,已是多年痼疾。但眼下,中國改革在很多領域都已進入攻堅克難的深水區,各地的發展與各行業的轉型都要面對更廣闊複雜的新形勢和尚不明晰的未來,為政一方者眼下亟需的,恰恰是從眼前的浮躁功利、紛繁瑣碎的儀式應酬中間跳脫出來,將更多精力花在一個地區如何實現科學發展、做好頂層設計上來。而要實現這樣的時代使命,顯然不能依仗那些被酒精過度浸泡或被聲色犬馬消蝕,失了健康敏感的大腦。惟有把讀書當作工作學習的習慣,多讀書、讀好書,多做腦力體操,裨補原有的知識缺漏,才是最為重要的素質,可以讓人看得更高,走得更遠。

  開卷有益。如果更多官員不再熱衷於混一張高學歷文憑作為虛榮裝飾,不滿足於鑽研“厚黑學”、宮鬥權謀,而能真正讀書思考,意義非小。在制度層面上管住公款吃喝、往來“應酬”恐怕正是第一步。風氣流變,往往上行下效,漸漸教化成習,對一個社會的改變,也會由此見效。(姜泓冰)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