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官員下河先“叫醒”規劃書

時間:2012-05-14 14:32   來源:新京報

  指定官員“下河”固然很有針對性,但當下的急務,還是“叫醒”治理規劃書,督促相關部門認真履職,同時以嚴厲的問責保障法規、政令的執行。

  又黑又臭的溫州母親河溫瑞塘河正在成為輿論焦點。據新華社記者調查,早在2010年5月,溫州市公用事業投資集團公司就根據市裏安排,編制了溫瑞塘河保護的規劃書,作為綜合整治、建設、保護和管理的基本依據。不過,一年多時間過去,規劃書卻無人問津,“躺著箱子裏睡大覺”,規劃局、溫瑞塘河整治指揮部、住建委等部門均不願“接單”組織評審。

  規劃書的編制,既是浙江省關於溫瑞塘河保護管理專項法規的要求,也是溫瑞塘河治理的一項“龍頭”性工作,意義之大不言而喻。然而,這樣一份規劃書何以無人問津,以致于實質性的治理工作一拖再拖?

  表面上看,相關部門的拒絕各有理由:規劃部門只管宏觀,顧不上一條小河;住建部門剛剛組建,還在忙著理順職責;而溫瑞塘河整治指揮部則乾脆一句“不屬我們管”即打發了事。至於深層的原因,想來不外乎如下這些:規劃評審事繁利少,還可能觸動一些部門、企業的利益,各部門自然能推則推;現行的多頭管理格局,為這些部門的“見利就上、見事就躲”,提供了躲閃騰挪的空間;而“一把手”,或者説主要領導只要沒有明確制定具體負責部門,大家就都在觀望。

  也就是説,在溫瑞塘河治理規劃書上的夾纏不清,並非個案,而是相關部門在污染治理上職責不清、職能重疊、有法不依、監管乏力等情形的具體表現。

  此前,溫州市委書記提出,溫瑞塘河要以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帶頭下河游泳作為治理標準,正是針對部門治理乏力這一病症開出的藥方。不過,指定環保局長和公用集團董事長“下河”固然很有針對性,但當下的急務,還是“叫醒”治理規劃書,督促相關部門認真履職,同時以嚴厲的問責保障法規、政令的執行。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