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貪腐,區區三句話就失去防備?

時間:2012-05-25 11:21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由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分會等單位主辦的職務犯罪心理防治研究成果發佈會前不久在南京召開,研究者發現,官員並不是生來就貪,墮落有一個過程。其實這的確是“正確的廢話”,但讓官員失去防備的區區三句話,卻頗讓人“跌眼鏡”。這三句神奇的話就是:“小意思,不會有事的。”“某某領導收的錢更多,這點錢不算什麼。”“我並不需要你做什麼違法或者超越職權的事,只是想請你多照顧一下。”

  可別小看這簡單的三句話,其實威力很大,它有意無意地擊中了人人都會存在的僥倖心理,包括官員。

  “小意思,不會有事的。”言下之意,這點小意思根本無足挂齒,就好比吃頓飯喝次茶,誰又能説什麼?

  “某某領導收的錢更多,這點錢不算什麼。”這句話進一步迷惑了受賄者——還有比“我”更厲害的?那就無所謂了!

  “我並不需要你做什麼違法或者超越職權的事,只是想請你多照顧一下。”這可能是壓垮官員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既然又不違法還不超越許可權,舉手之勞何不成人之美?

  既退一步,必退第二步;退了二步,離徹底退步也就不遠了。不是説官員沒有心理防線,但在一而再再而三退讓的情況下,防線必破。

  果然,受訪的行賄人都表示,通常在聽到類似這樣的話時,對方就已經基本失去心理防備了。因為,這幾句話給受賄人傳遞了兩個明確資訊:一,別人收的錢更多都沒有事,“我”收這麼一點肯定也沒問題;二,受賄人覺得,“我”並沒有為別人謀取不正當利益,拿一點“小意思”也算不上受賄。

  從來沒有絕對的公平,但行賄者如果獲得官員的“多照顧一下”,對其他人來説,已然不公平。官之所以為官,社會管理之所以需要官,就是在社會可能出現無序的情況下,此官必須主持公道。但拿人好處為他人打開方便之門,也就無法主持公道,“官”也就失去了他存在的意義。

  為官一任,未必能主持絕對的公道,責任不全在官。但如果因為開了方便之門導致新的不公平,責任就應該在官,追究其責任理所當然。

  老話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迷信的話説:人在做,天在看。法理的話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不管是聽老人的,聽老天的,還是聽法律的,官員都該將自己的心理防線和底線築得高些再高些。敬畏民意民心,追求公平公正,才是正道。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