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2016-10-31 10:40:00
來源: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字號

  2016年5月底至6月底,我受學校派遣,赴臺灣大同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研修交流,時間雖短,收穫很大,有關情況和感受如下:

  一、大同大學

  大同大學位於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大同公司和臺北市美術館、2010年世界花博會旁邊。大同大學是私立學校,前身為大同工業專科學校,校地為大同大學、大同高中、大同公司以及協志工業振興會共同使用。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大同大學校地面積約為6.3公頃,校內建築多樣化,從大門進入可看見尚志教育館、經營大樓、電機大樓、尚志大樓、高中部、操場、實驗大樓、室內體育場、運動場和實驗大樓,分別提供各個學系使用,建築特色十分鮮明,富有學子校園生活的氣息。

  尚志紀念館是大同大學校內的最大特色,于1998年為紀念大同大學創辦人林尚志先生百歲誕辰而建,建築外觀源自於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贈送Rotunda的設計藍圖,又經黃宜章、蕭義雄等多位著名建築師和工程師建造而成,其佔地面積約為4000多坪,歐洲風格的圓頂建築象徵教育莊嚴的精神,正面六根以花崗石打造的支柱象徵大同相關單位的六大根本,並裝設英國銅鐘。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尚志紀念館為地上5層和地下4層的空間規劃,地下一樓為國際會議廳、語言教室、視聽閱覽室和生涯諮詢中心,地下二樓為綜合會議中心,地下三、四樓則是佔地廣大的停車場;尚志紀念館一樓有會議室、電腦教室、閱覽室、回廊景觀、展示室和中庭花園,是學生主要的活動地方,二樓是校長室、會客室和露天回廊等空間,三到五樓則是圓頂音樂廳,讓學子擁有絕佳的地點能欣賞文藝活動。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大同校園內植物茂密,整個校區被各種植物環繞,是真真正正的花園式大學,學子們行走于綠蔭掩映的校園中,心情應該是歡暢的,偶爾會在紀念館的長廊中,看到幾對正在拍婚紗照的年輕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設計學院的李文淵主任説,現在很多年輕人選擇在大同大學拍婚紗照,或許是環境的優美使然,亦或是對大學文化的喜愛之緣。

  二、設計學院

  大同大學設計學院目前在德國紅點設計獎院校排名第五位。設有工業設計學系、媒體設計學系與設計科學研究所。媒體設計學系主體是大學部,工業設計學系設有研究生部,設計科學研究所設有博士班。

  特色教學之一,“自造者空間”實踐教學中心,提供金工、木工、車床、鐳射雕刻、3D列印以及CNC設備,以臺灣設計、自造能力為目標,培養學生“發揮所學、回饋社會”的精神。各特色“自造者空間”中,創意設計中心運作領域為3D模型製作、傳統工藝、皮件等;機械夢工廠領域重點為支援全校相關課程,如機電整合、模型製作的創意設計時,機械加工製作與整合測試所需的加工機具與技術;電子夢工廠運作領域為支援全校相關課程的試驗,提供程式設計、電子電路實作與整合測試時,所需的測試儀器與場所,讓教學、學習與實踐之間零落差。我交流期間數次對“自造者空間”進行訪問,發現實踐中心利用率很高,管理很規範,學生申請後可以二十四小時使用。輔導技師對機器使用講解詳細,機器均有使用流程與注意事項標牌。“自造者空間”內部有綜合服務中心、交流休息區,及時滿足學生各種需求。“自造者空間”也承接對外社會服務,使學生可以近距離觀摩實際項目的製作過程,真正實踐大同大學“動手做,實境學”的教育理念。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特色教學之二,專業導師,每人都有清晰的專業研究方向,一人配備一間工作室,空間結構大小一致,內部由導師根據自己的教學方式自行佈置,有研究生工作空間,學生可以隨時與導師溝通,研究生專業課程在工作室中完成,教與學不再是一個站著講,一批坐著聽的常規模式,而是很好的融合了教與學的邊界,寓教于溝通、探討、交流中,在不斷的思考、改進中,逐漸的提升學生的專業水準。

  特色教學之三,大同大學很重視設計教育與實踐,由大學與社會建立多方面資源整合,項目有設計學院的相關專業師生共同完成,既促進了師生的專業提升,又創造了良好的社會口碑,其中一些項目為學院贏得重量級的國際設計獎項,是為多贏。

  特色教學之四,策略聯盟為大同大學媒體設計學系與業界簽訂合作協定,共同推動培育數位內容産業人才、共同規劃産業合作研究議題,進行經驗與技術交流、以及互相提供數位媒體産業領域之教學、研究、場地設施及相關行政支援事項。每年提供一定至業界實習名額與業師協同教學,相互支援育成或創業服務。

  三、設計教學

  1、課程內容(以媒體系交換研修生為例)

  交換生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必修課是《設計與文化》和《專案實務》,這兩門課是相互聯繫的。《設計與文化》這門課在學生到達的第一天就開始了,目的是為了讓交換研修生更好的融入當地生活,了解臺灣文化。學校于正式開學前十天的時間,由老師和志願者學生帶領交換生參觀考察幾處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地方,要求學生對考察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總結出自己的觀點,並結合考察研究得出以後的設計概念。所有媒體系交換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彙報,由七位老師進行評分,選出三個小組進行獎勵。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選修課實行雙向選擇的方法,網上公佈出學生可選的科目後,學生在規定的學分內,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選擇,然後任課老師會根據選課人數來進行調整。交換生的可選科目是《設計方法》、《互動網頁設計》、《視覺心理》、《漫畫編劇》、《數位建摸使用經驗》、《透視學遊戲實踐》、《多媒體後制》、《數位行銷實務》和《數位音樂》。所有的課程都是和當地臺灣學生共同上課,為了兩岸學生更好的交流融合,有些老師上課分組實行抽籤的方式,保證每個組都有兩岸的同學。有個別學生出現選課後發現課程不合適的情況,媒體系主任會對他們進行調整。

  2、課程設置(以媒體系的交換研修生為例)

  在授課時間上,大同大學和我校有明顯不同,所有課程都是實行學期一貫制,與我校文化課一樣,每門課程都是固定周幾上課,課程持續一個學期,幾門課程同時進行。本科生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大一大二側重基礎的實訓練習,大三更側重研究方法、數據統計分析方面。有些課程要求學生閱讀大量的書籍,進行分析整理,然後再總結出自己的觀點,作業成果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如視覺、互動、遊戲、動畫等加以呈現;有些課程進行過程中,會邀請業界的人士來穿插授課,讓學生直觀的了解市場需求;有些課程則需要學生到社會上做實地問卷調查,然後根據調研調整自己的設計方案。

  四、交流心得

  1、大同大學設計學院的整體教學結構,個人認為,很好的借鑒了德國包豪斯學院的模式,在注重設計思維提升的同時,亦強調設計課題的實施,將藝術(設計)與技術、教師與師傅密切的聯繫在一起,不僅讓學生能有飛翔的翅膀,還要他們學會漂亮的著地,值得思索。

  2、不重大而空,落實小而精。或許是地緣造成的,大同大學整體面積不大,卻有心將本不大的園區,規劃成綠植滿目的優美大學,更是源於自信和堅持。專業設置也是如此,專業不求多,一心打造拳頭專業,其中多次贏得紅點設計榮譽,即是對堅持的回報。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3、以人為本,將學生為本做到實處。比如學院實驗室面積不是很大,但利用率很高,管理很規範,學生申請後可以二十四小時使用。耗材的設備,如3D列印機製作模型的費用也比較低。

  4、我院赴臺的交流研修生,校方師生都給與優良的評價,基礎紮實,務實好學,有很強的求知欲,設計方面也贏取大同師生的讚譽。由衷的為我們的學子高興。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李嘯海:在臺灣大同大學交流研修彙報

  5、此次赴臺交流期間,也感受到傳統文化于臺灣之重要,已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民風淳樸,禮貌好客。在臺一月,也曾各處看看,期間聽到的汽車鳴笛僅三四聲吧,有時在街上拍照,一回身,一輛寶馬在默默等著你拍完,雖一孔亦可見大貌。臺灣的節奏相對北上廣是慢的,週日,大部分小店舖不開門營業,要有歇息的時光……

  最後,套用唐代王勃《滕王閣序》的一句:捷運與機車齊飛,咖啡共奶茶一色。

  再見,臺灣!我還會再來!

[責任編輯: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