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高品質發展 “單項冠軍”大有可為

2022-11-07 08:2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張焱

  近日,工信部委託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公示了第七批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産品)和第一批、第四批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産品)復核通過名單,全國超過300家企業入選製造業單項冠軍(産品)。

  製造業單項冠軍被譽為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金字塔的“塔尖”,其數量和品質是衡量區域製造業發展水準的重要指標。單項冠軍企業意味著長期專注、全球市場佔有率高、體量大且利潤率高。2016年工信部發佈《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提出要引導企業樹立“十年磨一劍”的精神,長期專注于企業擅長的領域,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從政策層面給予了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以強有力的扶持。數據顯示,我國已培育8997家專精特性“小巨人”企業,848家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萬多家專精特新企業,中國製造業企業創新能力、競爭力和專業化水準大幅提升。

  單項冠軍企業的成功離不開核心技術的加持。跟風成就不了單項冠軍企業,只有創新才能造就單項冠軍企業。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交通強國、網路強國、數字中國。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支援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這無疑為中國製造業在今後相當長時間內的發展指明瞭方向。核心技術永遠是製造業企業的“護城河”,只有在産品品質、服務品質和持續發展等層面開展充分的競爭,而絕非簡單的價格競爭,單項冠軍企業才能在一眾企業中脫穎而出。而眾多聚焦細分領域和關鍵環節,具有充分創新活力的製造業企業不斷涌現,將助力我國進一步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在變局中育新機、開新局。

  單項冠軍企業的成功也離不開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長期專注主營産品,重視品牌培育,走專業化路線,是製造業發展的大趨勢、大方向。有數據顯示,單項冠軍企業長期專注于原産業領域10~30年的企業約佔60%,平均時長為27年。這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是需要定力的,但也是最有效的策略。

  事實上,單項冠軍企業與國際上通行的隱形冠軍企業有異曲同工之處。這些企業都始終如一地堅持專注戰略,聚焦于某一個細分市場。細分,意味著全球市場相對狹小,但因為有了全球化,這些企業仍能快速增長且持續增長。雖然當下全球化逆風四起,但全球化才是世界經濟的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更好惠及各國人民。中國的市場很大,但全球市場更大。迎難而上,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增強核心競爭力,單項冠軍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勝出。

  現在各省已充分意識到單項冠軍企業對本省經濟、科技的拉動作用。“單項冠軍之省”也是各大製造業強省競相追逐的目標。在第七批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産品)中,江蘇、廣東、山東和浙江分別以48、47、41和40家的入圍數量領跑全國。這樣的帶動作用必將使更多的省份重視單項冠軍企業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實現多點開花。

  大國競爭中,國家的製造業實力是判斷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徵。從改革開放至今,中國製造業在世界市場中的佔比從3.64%提升至近30%。當前,我國製造業處於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推動中國製造業由大變強,為高品質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單項冠軍企業定當大有所為,也定能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