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軍事篇章

2022-11-07 08:1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釋清仁(軍事科學院軍隊政治工作研究院黨的創新理論研究中心副主任);馮利華(國家資訊中心助理研究員)

  在領導開展中國革命及建設的偉大探索和實踐中,中國共産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習主席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軍事領域,中國式現代化的具體體現就是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以建設強大人民軍隊和鞏固國防為鮮明主題,是中國式現代化的軍事篇章。

  (一)

  方向決定一切。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強軍之路的開拓者和引領者,領導確立中國式軍事現代化的政治方向以及發展戰略,確保軍事現代化不偏離正確的方向。堅持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式軍事現代化的最大制度優勢。

  在當今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社會制度對立共存的時代背景下,軍事現代化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概念,有著深層次的政治內涵。這涉及到兩個根本性問題:軍事現代化是為了誰?軍事力量聽誰領導指揮?不同制度下的軍事現代化,在這兩個問題上是截然不同的。中國式的軍事現代化,是社會主義國家的軍事現代化。中國的武裝力量是人民的武裝力量,服務人民是其根本宗旨,中國共産黨是中國武裝力量的唯一的絕對的領導指揮者。離開了中國共産黨的領導,離開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式軍事現代化將步入歧途。

  軍事現代化需要兼顧當前及長遠的科學合理髮展戰略,明確未來總體發展思路,才能行穩致遠、持續推進。在領導推進國家現代化的宏大實踐中,中國共産黨統籌制定中國式軍事現代化的發展目標、發展路徑、發展步驟、發展原則等。總的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的客觀條件,統籌考慮軍事力量建設的當前需求與遠景目標,相應制定軍事現代化的發展戰略,為中國式軍事現代化提供了科學清晰的藍圖。

  (二)

  為了擺脫近代中國軍事落後、被動挨打的狀況,中國人進行了若干探索,從早期的洋務運動,到後來的北洋新軍、黃埔軍,雖然在推進軍事現代化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都沒有擔負起為拯救中華民族于水火提供可靠軍事手段的歷史使命。這其中的一個重要軍事原因,就是在推進軍事現代化的方式路徑上,或者照搬西方,或者依賴外國,沒有把立足點真正放在自己身上。與之相反,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形成獨立自主品質的中國共産黨,在推進軍事現代化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我為主,夯實了中國式軍事現代化的根基。

  從世界範圍看,軍事現代化存在普遍性規律,各國之間可以相互學習借鑒。然而,由於各國實際不同,照搬他國軍事經驗鮮有行得通的。20世紀50年代,毛澤東在總結我軍學習蘇軍的做法時,深刻指出:“要以我為主,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他認為,學習蘇聯先進經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和自己的獨創相結合,這標誌著我們開始獨立探索中國特色的軍事現代化道路。

  當今世界交流合作十分密切,必須在開放的環境中推進軍事現代化。與此同時,由於軍事領域的對抗性、競爭性,依賴外國很難搞成真正的軍事現代化,必須把立足點牢牢放在自己身上。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注重開展對外軍事交流與合作,同時始終清醒認識到,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我們這樣一個大國、這樣一支軍隊,搞國防和軍隊建設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立足自身。近年來,美國對我搞技術脫鉤,更加凸顯出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三)

  百餘年來,中國共産黨在領導推進軍事現代化的歷程中,面臨著數不清的複雜難題。如何破解這些難題,開啟中國式軍事現代化並將其由低級階段不斷向高級階段推進、拓展,這對我們黨是一個重大考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黨勇於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進行了艱辛的理論與實踐探索,先後解決了“建軍”與“強軍”這兩大課題,譜寫了中國式軍事現代化的輝煌篇章。

  我們黨在領導中國革命之初,首先面臨著在中國這樣經濟社會條件極其落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建立一支什麼樣的軍隊、怎樣建設這支軍隊的重大課題。這一問題,沒有任何現成的答案可以照搬。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客觀實際有機結合起來,以馬克思主義者的勇氣大膽實驗與創新,探索確立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確立了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等一整套人民軍隊的基本制度,發明瞭靈活機動的人民戰爭戰略戰術,把一支以農民為主體的舊軍隊改造為具有強大戰鬥能力與精神煥然一新的新型人民軍隊。在這一偉大實踐歷程中,中國式軍事現代化開始啟航。

  一個國家的軍事現代化啟航後,還需要持續強大的動力不斷推進,否則難以為繼。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産黨面臨著在掌握全國性政權的條件下,如何把處於低級階段的軍事現代化向更高級階段推進與拓展的問題,並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把強軍納入到國家建設大局來統籌謀劃,注重處理好軍事現代化與其他現代化之間的關係;跟蹤世界軍事革命發展潮流,在軍事發展大勢中推進中國式軍事現代化;運用改革創新這一利器,不斷革除軍事現代化進程中的積弊與障礙,並將其持續不斷向前推進。70多年來我軍強軍的步伐從未停止過,中國式軍事現代化的車輪滾滾向前。

  (四)

  自古至今,軍事現代化具有不同的價值指向,有用於防禦自衛或者革命階級反抗壓迫、奪取政權,有用於對內壓迫或者對外侵略,由此具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近代以來西方軍事現代化的歷程,總體來説是一個伴隨著血與火的對外侵略與殖民的歷程,由此形成了“軍強必霸”的價值理念。與之不同,中國式軍事現代化堅持和平發展的根本宗旨與防禦性的基本理念,堅持把維護本民族利益與維護世界和平有機統一起來,從而,從根本上否定了西方軍事現代化的價值理念。

  在革命戰爭年代,人民軍隊是黨領導人民群眾推翻反動統治、奪取政權的有力工具。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軍隊根據黨和國家的需要,有效履行一系列新的使命任務,不斷加強軍事力量常態化多樣化運用,充當人民利益的忠誠守護者和國家利益的可靠捍衛者。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黨領導指揮人民軍隊堅持以戰止戰,打擊霸權主義的囂張氣焰,有效維護地區和平。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軍不斷推進並擴大國際軍事合作,積極提供國際公共安全産品,越來越多履行大國軍隊的國際責任。

  展望未來,隨著強軍步伐不斷前進,人民軍隊“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國式軍事現代化必將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