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推動國家文化公園高品質建設

2022-11-07 08:14: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作者:祁述裕(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建設國家文化公園,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大工程。不同於國外文化類國家公園,我國的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涉及地域廣闊,包含眾多文物和文化資源。在建設思路上注重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學研究等多種功能,具有很大創新意義。

  2019年12月,中央印發《長城、大運河、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明確第一批啟動建設的國家文化公園;2020年,中央提出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2022年初,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通知,啟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此後,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在全國多地陸續展開,各地紛紛建立工作機制、出臺建設方案、落地具體項目。隨著相關工作穩步推進,各地在機制建設、文化研究、資源保護、文旅建設等方面取得了不少可喜進展。如甘肅、河南等省份成立黃河國家文化公園研究院;河北省秦皇島、唐山、張家口等城市正在籌建20段長城風景道;重慶、四川、湖北加強溝通協作,將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結合起來;陜西、山西兩省開展黃河文化旅遊帶跨區域合作,建立聯動工作機制;湖南、青海、貴州開展長江流域文物資源專項調查;作為標誌性工程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已對外開放等。

  國家文化公園在建設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如按照各地的建設保護規劃,不少地方存在建設範圍和體量過大的情況;調研發現,由於對“重大主題文物和文化資源”的具體內涵、標準、數量沒有明確規定,文化標誌物不確定,無疑增加了建設的難度。在資金方面,國家文化公園要實施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等多個重點基礎工程建設,需要大量可持續的資金支援,資金落實也是一個難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好用好國家文化公園”的要求,再次強調了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性,也為未來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發展明確了方向。如何破除問題和障礙,進一步推動國家文化公園更高品質發展,成為重要課題。具體應做好三個方面的統籌——

  第一,統籌國家文化公園的空間邊界和技術規範。為避免造成文物和文化資源過多、功能區之間過於分散、與行政區劃交叉重疊等問題,需要界定好空間範圍,通過研究論證、中央與地方協商等方式,將各地國家文化公園的空間確定在科學合理的範圍。同時,制定國家文化公園技術規範,以保障國家文化公園健康有序發展。以國家公園為例,中央出臺相關建設方案和指導意見後,有關部門發佈了《國家公園設立規範》《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範》《國家公園監測規範》《國家公園考核評價規範》《自然保護地勘界立標規範》5項國家標準,為國家公園建設提供了技術指南和依據。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可參考國家公園的做法,做到有章可循。

  第二,統籌重大文物和文化資源。相關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強調,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要整合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因此,要明確重大文物和文化資源的具體內涵、標準和數量,以此作為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各項工作的基礎和依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委託權威研究機構通過制定重大文物和文化資源遴選指標體系,從文化價值、社會價值、經濟價值等方面設計具體指標,對國家文化公園文物和文化資源進行賦值評估,遴選出重大文物和文化資源,為中央和地方實施國家文化公園重大建設工程、打造重要文化標誌物提供依據。

  第三,統籌資金來源和管理機制。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文化工程,涉及面廣,資金需求量大,持續、充足的資金支援是關鍵。國家文化公園既屬於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領域,也屬於新興産業發展內容,符合設立政府投資基金的要求,因此建議通過政府投資基金確保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同時,鼓勵地方政府設立産業發展基金、發行地方債券。在這方面,江蘇省已經有了很好的探索。2019年1月,江蘇省成立了全國首個大運河産業發展基金——江蘇省大運河文化旅遊發展基金會,重點支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和文旅融合發展。該基金是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長期戰略性政府投資基金,採取母、子基金協同聯動方式,通過政府出資增進和倡議,撬動金融社會資本200億元。江蘇省還發行了國家文化公園地方債券。上述做法值得借鑒。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