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規劃師:單身“月光族”要強制理財

2010-01-12 08:56     來源:遼沈晚報     編輯:胡珊珊
  隨著“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理財觀念深入人心,普通工薪階層的理財呼聲越來越高。在遼沈晚報理財俱樂部的QQ群裏面,不斷有網友呼籲本報介紹一些實用、有效、適合工薪階層理財的方法。

  根據理財俱樂部會員的要求,本期理財工作室將支招工薪理財,讓更多工薪階層學會理財、從中受益。“工薪一族理財可以分為單身人士和已婚人士兩種不同的理財人群。 ”國家二級理財師、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遼寧分公司首席壽險規劃師王鳳尾表示。

  單身“月光族”要強制理財

  對於年輕未婚的單身工薪族來説累積人生的第一筆財富最重要,而這一個階層的工薪族往往不會理財,忽略了理財的重要性。“單身人士,特別是現在年輕的‘月光族’在理財時最重要的是要學會控制消費,強制性理財。 ”王鳳尾表示。其實作為年輕人來説,每個月收入中除去必要的生活開支,多花幾百元和少花幾百元對生活的影響並不大,關鍵就是,如何在還沒有隨意消費完之前,及時地將這些可花可不花的資金沉澱下來。

  王鳳尾對年輕人的理財給出了下列幾點意見:

  1、零存整取。每月發工資時,採用零存整取的方法,在銀行開一儲蓄賬戶,根據自己實際的情況每月固定存入一定數額的錢,直接從工資卡中自動轉存。這樣,一年後,將有一筆不少的資金。可以用這筆積累下來的資金去參與一些基金股票的投資。並可隨工作經驗的增加,收入的增長,適當增加。

  2、商業保險。建議每月用300-500元,以月交方式給自己買一份商業保險,內容:終身壽險附加意外險,重疾險,這樣既可強制自己建立好保障,又能在風險發生時使養育自己的父母有一些養老金,像孩子的孝養金一樣。

  3、改變“收入-支出=儲蓄”的方法,這樣永遠沒儲蓄。應該“收入-儲蓄-保險=支出”。而且可以盡享每月花光包包裏的錢,不會自責的愉悅。當然,如果有結余,一定在當月存入銀行,為以後投資做更好準備。

  工薪家庭巧用“三三制”理財

  王鳳尾表示,家庭理財一般包括現金規劃、消費支出、教育儲備、稅收規劃、投資、養老、資産保全和保險等八個方面。

  王鳳尾介紹,對於工薪家庭來説,“三三制”的理財方法最為實用。具體來説,“三三制”即在家庭理財當中把家庭收入平均分成三份——一份用於支出、一份用於投資、一份用於儲蓄。當然,根據家庭收入高低和風險承受能力的不同等因素在“三三制”時可以對支出、投資和儲蓄的某方面有所側重。  

  家庭成員及收入情況

  我,31歲,國企職員,2009年收入8萬元,2010年預計增加20%,有五險一金,還有企業年金。

  我丈夫,32歲,原為事業單位職員,2009年跳槽私企,年收入由原來的5萬到2009年的4萬年薪+2萬年終獎,自己交養老保險。 2010年收入能好轉,預計達到10萬以上,單位承諾繳五險一金。

  孩子,兩歲。我的父母均退休,兩人退休金每月共5000元。目前5口人一起住在我父母的房子裏,160平方米的房子沒有貸款。

  家庭經濟狀況

  1、我單位有食堂(早、午兩餐)、通勤班車,沒有相關支出。晚餐大多在家裏和父母一起吃。單位要求穿工作裝,衣服錢也省了。我老公單位配車,公出頻繁,單位報銷。

  2、孩子由姥姥、姥爺帶,每年初我們給姥姥、姥爺2萬元作為育兒辛苦費,不過他們基本不要,都給我們存著。孩子從9個月開始上早教中心,早教費用至今已花費1萬餘元;每月奶粉等食品、衣物、玩具支出500元左右。

  3、我和老公原來的房子動遷,所以2007年底買了一套房子,80平米45萬,2009年7月交房,沒有貸款,準備今年裝修帶孩子入住。另有一套住房90多平近30萬,2010年上半年交房,無貸款。

  4、我們2008年之前基本沒有存款,目前定存5萬,還有5萬現金、2萬基金、1000歐元。

  5、日常水電煤氣、電話、蔬菜水果、日雜等費用均由姥姥、姥爺支出。

  6、公公、婆婆在外地,平時不需要我們照顧。

  7、給孩子參加了社區的醫療保險,沒有其他商業保險。父母和我參加了商業保險(具體記不清了,在爸媽手裏放著呢,好像是有健康險和分紅)。

  2010年支出計劃

  1、裝修費用,預計4萬元。

  2、過年給父母2萬元育兒辛苦費+1萬元生活費;給公公婆婆3000元生活費。

  3、父母身體都不太好,2009年帶孩子太累了,住院兩次,2010年準備在這方面為父母提供療養等身體保健費用1萬元左右。

  4、孩子2010年下半年上幼兒園,計劃買一台車。

  專家支招

  該家庭屬於財務狀況比較好的家庭,沒有負債而且夫妻倆收入也很不錯。

  1、20%用於日常生活支出。該家庭收入狀況較好,而且花費並不是很多,每個月20%的收入用來當作日常生活支出用,注意節制,不要超過該比例。

  2、10%用於非生活必需品支出。每個月可以拿出來10%的收入用作于奢侈品、禮金等非生活必需品支出。

  3、30%用於風險性投資。拿出30%的收入用於投資股票、基金等風險性相對較高的投資産品,考慮到該家庭風險承受能力較高,可以適當提高用於投資的比例。

  4、30%用於穩定投資和長期投資。銀行儲蓄、國債、黃金等穩定性、長期性的投資産品都是可以選擇的方向。

  5、10%用於保險。該家庭有部分的保險投資,但是還需要加大。案例中提到,父母身體不好需要提供療養保健等。考慮到此,夫妻兩人需要購買一定的健康險、意外險、養老險等保險,為自己做一個長期的打算。(記者 王春暉 實習生 張元元)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