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典當行淘奢侈品 名錶皮草比市價低30%

2010-01-08 15:36     來源:錢江晚報     編輯:胡珊珊
  看好一幅書畫,卻因手頭資金吃緊,杭州藏家孫先生本打算忍痛放棄;後來經朋友點撥,他拿著自己收藏的一幅畫跨進了勞動路上的一家典當行,經典當行專家鑒定估價後,辦理了典當手續,當天就拿到了15萬元。半個月後,孫先生資金週轉出來,不僅贖回了自己的珍藏,也買到了中意的畫作。

  近年來,藝術品典當逐漸升溫,名畫、名錶等越來越多的奢侈品也走進了典當行。

  藝術品,最多能典當兩三百萬元

  浙江瑞信典當是一家專門從事字畫藝術品典當的公司,公司負責人胡斌告訴記者,該公司從2008年開業以來,生意一直比較穩定。他説,經常來典當的一般是兩種人:藏家和私營企業主。他們都有固定的圈子,藏家為了收藏另外的藏品,手頭資金不足時,就選擇典當行進行資金調劑;私營企業主則多為資金週轉前來。

  考慮到藝術品市場起起落落,典當行對當金採取打折的辦法。當金按照藝術品市價的8~9折左右發放。以一幅市場價在30萬元左右的畫作為例,經評估鑒定後一般發放當金24萬~27萬元。和一般的民品典當不同,藝術品典當的金額比較高,單筆起步5萬元,最高的有兩三百萬元。

  “只要把關控制嚴格,風險還是可控的。”胡斌告訴記者,該典當行成立一年多來,還沒有出現一例絕當的情況。

  奢侈品典當 不愁沒客戶

  在國內,除了選擇二手奢侈品專營店、拍賣行外,奢侈品的融資幾乎沒有別的出路,如今,典當行成為奢侈品融資的又一重要渠道。

  與藝術品典當一樣,奢侈品典當的最大賣點就在於融資後還可以“完璧歸趙”——客戶不會因為一時資金緊而失去自己心儀的物品。同時,那些“過氣”的老款奢侈品在退出時尚舞臺後仍然可以為“主人”發揮餘熱。

  “典當行開展奢侈品典當業務是不愁客戶的。”西子典當行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事實上,自去年5月份以來,箱包、手錶、珠寶等種類繁多的奢侈品頻頻現身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典當行,北京某大型典當行二季度的奢侈品典當業務較去年同期增長了三成左右。據介紹,融資者中以白領居多,他們大多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平日裏可以購買價格昂貴的奢侈品。利用奢侈品典當融資後,他們也有能力在規定期限內贖回。

  “奢侈品典當還有一個優點,就是絕當産品不用擔心沒銷路。”中財典當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比如名錶、皮草、高檔手袋等,如有絕當處理,價格比市價至少低30%,所以來的顧客很多,平時專門來詢問絕當品的人也不少。

  傳統行業挖潛新空間

  隨著民間藝術品收藏投資的不斷升溫,很多典當行也在去年開始紛紛扎堆此項業務,一向以民品為主的恒豐典當行也參與其中。

  典當是個傳統的行當,隨著經濟和社會生活的發展,典當這個傳統行業有了很多新面孔。比如前兩年出現的股票典當、房産典當,如今的藝術品、奢侈品典當,上海地區還試行鋼材抵押業務。儘管在整體業務中佔比較小,但這種形式讓業內很受啟發。“結合本地現狀,根據自身實力在調整中創新。這樣,就算將來國家相關政策發生調整,也不會令典當行感到猝不及防。”杭州典當行業協會相關人士表示。(羅凰鳳 )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