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通脹及加息環境下 儲蓄型保險引關注

2010-01-11 08:45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胡珊珊
  嘉 賓:中美大都會首席壽險規劃經理   李 春

  北京中天嘉華理財顧問有限公司高級理財師李大治

  財商人生理財顧問北京財富管理中心總經理沈林靈

  主持人:中國證券報記者   丁 冰

  面對2010年可能産生的通脹以及加息環境,投資者應如何選擇保險理財産品?本期匯豐理財圓桌邀請了三位保險理財專家為投資者解答這一問題

  保險也可對抗通脹

  主持人:2010年隨著宏觀經濟的復蘇態勢企穩,通脹和加息的預期也日漸升溫,在此形勢下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李大治:從2009年的股市、樓市、大宗商品交易行情以及流動性上來看,2010年將是溫和通脹的一年。抗通脹的工具有很多,比如房産、股票、貴金屬、銀行理財産品等等。很多投資者不清楚,保險産品在提供基本保障外,也同樣具有抗通脹功能,比如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

  分紅險是壽險的一個大類,一般可分為投資類分紅險和保障類分紅險。隨著通脹的到來,我國將進入加息通道。分紅險的主要投資渠道為國債、企業債、協議存款、基金等方面。在加息週期中,新發債券和協議存款的利率也會隨之上升,從而使分紅險的紅利隨息而動,以幫助投資者規避加息風險。而保監會“保險公司至少應將可分配盈餘的70%分配給分紅險客戶”的規定,使投資者可以通過分享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用來抵抗通脹。

  相對於分紅險與萬能險,投連險的風險較大,但收益性也更強。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完全替代基金,並幫助投資者解決如何挑選基金的苦惱。投連險用的是FOF的理念,也就是“基金中的基金”。具體來講,投連險是由保險公司的投資經理從市場上的公募基金中篩選出多只優秀産品進行搭配、組合而成。按照不同的風險等級,投連産品一般可分為四類賬戶:成長型(股票基金組合)、平衡型(混合基金組合)、穩定型(債券基金組合)和安益型(票據、短債以及貨幣基金的組合)。風險由高到低,各賬戶間可免費互轉。投資者可根據市場行情適時調換。

  李春:在2010年通脹和加息的預期、資本市場複雜多變的態勢下,分紅型險種和有保證最低收益類的産品,如萬能險,會受到穩健型投資者的青睞。

  分紅險是一種以保障為主、收益為輔的長期性産品,紅利分配較為穩定。由於它的産品特性,決定著保險公司不會把分紅型險種的資金用於高風險投資,定期存款和債券通常是這類産品的投資主體。因此它受經濟震蕩和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小,不論加息還是減息都不會改變這類險種的投資大方向。

  萬能險在提供保障的同時,它的紅利分配更積極靈活。各家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包括兩部分:一是保底利率,1.75%-2.5%不等;二是浮動利率,浮動利率主要受調息週期影響上下浮動,同時也部分反映各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水準。

  自從2008年9月降息通道打開後,保險公司利差空間降低,共有20余家保險公司相繼下調了萬能險結算利率。而在目前的加息預期下,很多保險公司相繼上調或準備上調萬能險産品的結算利率。從這裡可以看到萬能險與利率聯動的效應。在目前資金市場價格處於低位和升息的預期下,萬能險可以同時享受資金價格優惠和資産價格上升的雙重利好。

  沈林靈:分紅險作為儲蓄型産品,風險較小,面對加息預期,它的收益也會水漲船高。

  儲蓄型産品佔主導

  主持人:2009年在保險全行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分紅險成為保險主力産品,2010年這一趨勢能否延續?

  李大治:2010年分紅險再續強勢應該不算意外。現階段我國保險業所處的發展階段非常適合分紅險的發展。

  據測算,分紅險的保費增速與前一年的投資收益率高度正相關。從目前的數據看, 2009年我國整體保險行業的投資收益高於預期,保險公司取得的豐厚投資回報所帶來的高分紅,必將刺激2010年分紅險保費高增長。另外,2009年10月1日頒布的新《保險法》大大拓寬了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擴大了投資有價證券的範圍,允許投資不動産,這無疑增強了未來分紅險的收益預期。

  沈林靈:2010年資本市場維持震蕩上行的可能性較大,如果股市不出現如2006-2007年那樣的大牛市的話,兼具保障與儲蓄功能的分紅險依舊會是主流産品。

  李春:保險的基本功能是風險保障。保險的發展經歷了幾百年的歷史,從傳統型保險到分紅型保險,再到投資型保險,經歷的時間很長。並且所有這些産品在國外、國內都持續存在。不管有沒有結構調整,有沒有通貨膨脹,銀行加不加息,分紅型保險或保證最低收益型保險都將延續很長時間。

  因人而異選擇産品

  主持人:投資者購買保險産品時應當考慮哪些因素?

  李大治:選擇分紅險,投資者必須清楚每年的分紅是一個不確定因素,保險公司不會承諾收益。對於投資類分紅險需要仔細查驗歷史“成績單”,看看過去每年的紅利是否大於同期通貨膨脹率和市場利率。而保障類分紅險則需重點關注人身保障、額外保障和實際返還。

  購買萬能險,投資者首先要知道無論是2.5%的保底利率,還是每月公佈的結算利率,都是基於扣除保障成本、手續費、賬戶管理費等費用後進入投資賬戶資金的收益。而且在保單生效的最初5年裏,保險公司扣除的費用比例較高,實際進入投資賬戶的資金較少,如果退保損失較大。

  挑選投連險,投資者首先要考慮公司的專業程度和投資基金的長期業績及歷史經驗,其次要比較費率。投連險的費率一般包括認購費、贖回費、管理費及買賣差價(一種變相收費的方式)。最後要看公司軟體方面的支援,是否可以網上操作並有賬戶自動互轉功能、各賬戶間是否可無限次免費互轉、贖回或賬戶轉換時是否可以按當天凈值結算等等。

  李春:如果僅是為了投資而購買保險的話,其實不如買基金、買股票、買房産、買債券等收益來得更直接。因為不論是何種類型的保險,它或多或少都有保障功能。如果帶有保障功能,投資者就會為此付出一定的成本,而這個成本往往是投資者在獲取收益的目的下不願意付出的。保險保的是收入和財務目標的順利達成,與它聯繫的是風險。如果我們從風險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那麼就有章可循。具體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去判斷:

  第一,保障內容是否合適。人生風險主要來自大病,意外殘疾和死亡,相對應的保險有大病險、意外險和壽險。

  第二,保額是否足夠。制定保障計劃的時候,保額要跟收入對應,要跟家庭的各項支出對應。保險就是家庭的替補隊員,主力下場了,保險就得接上,發揮該發揮的作用。

  第三,就是保費的投入和險種的選擇問題。應根據投保人的需求和收入能力而定。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