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東:指數超過預期 資金推動順勢而為

2010-10-18 10:43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儘管始終伴隨著各種擔心,但過去一週市場保持了持續上漲,而且上漲迅速,我們此前預期的保守目標已經唾手可得。但另一方面,市場的大漲並未令投資者感到普遍快樂,正所謂冷暖自知。

  對於這樣的局面,投資者或許會有些不滿,但也只能儘快適應。流動性氾濫造成的行情,猶如洪水過境,最先被光顧的必然是處於低窪地帶的品種,而煤炭、有色等資源類股票又借著商品價格上漲的大勢,當然奪走了領漲大旗。從介入資金近期的表現看,仍處於逼空階段,因此暫時不應妄自測頂,只能順勢而為。這類個股此番上漲,與當年的“5.19”頗有幾分神似,可引以為戒。至於銀行、地産的上漲,道理也是一樣,只不過這類股票的坑好像太深了一點,短線看似乎很壯觀,回過頭再看收益未必令人滿意。相對而言,券商股因為沾了行情的光,補漲更為亢奮,但是身為業內人士,不得不提醒大家這類股票終歸逃不出估值、業績等限制,不似資源股可以借勢騰飛,介入時應有所區別。

  關於行情的性質及發展,筆者之前已有詳盡分析,概言之就是全球流動性再度釋放造成新一輪資産泡沫。對這樣的行情,如果從行業、公司基本面去找理由或靈感,實在是不得其法,會覺得別彆扭扭,因為它本來就跟這種基本面關係不大。錢多了,又加上樓市調控、房價難以大漲,股市當然成了最合理的選擇。作為A股投資者,不妨再想深一層,政策對通脹的態度已發生巨大變化,不再以通脹率為第一調控目標,實在是一種務實的選擇,客觀上也是股市的福音。而且股市上漲一些,總比房價大漲好。所以我們理應粗線條一點,更注重資金流動的方向,更看重盤口的表現。至於題材、概念、業績等等因素,實際上在這種行情裏只是推波助瀾。行情能持續多久、哪會出現真正的調整,還是要以領漲股為依據。

  當然,這樣的行情會讓投資者於心難安,缺乏基本面支撐的上漲最終結果如何,誰都清楚。但此次流動性的再度釋放,本來就是為了刺激經濟增長,未來結果怎樣,難以預料,而且這本來就不是我等應該操心的事情。沉悶了近兩個月的市場終於以爆發的方式發動行情,當好好珍惜,注意不要淪為最後的進場者即可。

  雖然前面説過不要妄自猜測頂部,但這偏偏又是我等的職責,只能勉為其難。3000點以下為逼空行情,這一帶進展順利,一是因此前的下跌很順暢,沒有過多糾纏;二是因2700點一帶盤整時間長,提前消化了阻力。但3200點附近區域則是大盤曾經震蕩大半年的地方,快速突破的難度迅速增加,因此隨著指數快速走高,也應提防短期劇烈的震蕩出現。不過就資金介入的情況看,此番上漲或許時間不長,但空間恐怕會超過多數人的預期,只是指數早已因各種因素變得扭曲,因此不做這種點位預測,以免造成誤導。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