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顧問:宏觀經濟漸顯暖色的三個支撐

2009-04-08 13:28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肖燕
  對於市場而言, 4月通常是比較敏感和關鍵的時間窗口。因為這個時段,除了年報即將披露完畢,一季報或一季度業績預告陸續登臺外,更重要的還有一季度宏觀經濟數據的出爐。今年這個時間窗口的意義更不一般,經歷了自2007年四季度起連續五個季度GDP同比增速的環比下滑後,今年首季GDP增速當然尤為值得關注。市場等待的是,宏觀經濟究竟能否在一季度成功觸底?

    G20峰會在全球各主要經濟體之間達成了共識,即必須借助各國的共同力量,加強預警、協調和監測,搭建防範和對抗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國際平臺。不過,我們也應該看到,即便是G20峰會的成果能順利落地,我們也難以斷言全球經濟就此轉身向上。數據顯示,美國3月失業率高達8.5%,為1983年以來新高,非農就業人數較上月減少66.3萬人。但我們依稀看到了美國經濟可能在今年四季度復蘇的些許信號。歐洲央行4月2日僅宣佈降息25個基點,且並未公佈購買金融資産的措施,不僅出乎市場的意料,也給市場注入了經濟回暖的信心。

    再來看國內的宏觀經濟形勢,部分先行指標漸顯回暖跡象,進一步提升了一季度宏觀經濟觸底的可能性。第一個支撐是,3月信貸投放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有消息稱,3月新增信貸規模可能將超過2月,達到1.3萬億元左右。如此一來,則一季度信貸投放就將創下4萬億元的歷史紀錄,接近去年全年4.6萬億元的投放規模。而在溫總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曾計劃全年新增貸款規模在5萬億元之上,從一季度的實際投放數據來看,上述目標極有可能在二季度就被突破。此前,已有中金公司將2009年的信貸投放目標調高至8萬億元。不難預計,今年將是流動性極為寬鬆的一年,無論是中央政府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還是企業的新增投資需求,均能獲得資金的有效支援。

    第二個支撐是,PMI首次跨越經濟週期分界線。由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聯合發佈的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3月達到52.4%,為近期連續四個月回升,並六個月以來首次站上50%的經濟週期分界線。一般情況下,PMI屬於宏觀經濟週期的先行指標,指標值位於50%上方,預示著經濟向好預期增強,50%以下則表明經濟活動明顯萎縮。表現較好的為與基建項目關聯較高的機械設備,包括電氣機械、交通運輸和通用設備製造,並帶動中上游的非金屬和金屬製品行業需求好轉。

    第三個支撐是,發電量數據也有回暖跡象。繼2月全國發電量同比有小幅回升外,3月上旬,全國發電量同比增速在1%以上。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因為天氣、假期等因素的擾動,2月的數據不具有太大的可比性。但3月中旬之後,全國發電量卻同比下滑2%左右,導致全月發電量同比下滑0.7%。如果單純從增長的角度來看,發電量指標仍然不值得樂觀。但從月環比來看,近期發電量同比下滑的速度已大為減緩,不排除4月出現正增長的可能性。

    除了上述三個向好支撐,再加上新開工項目顯著增多,信貸投放持續增長,汽車銷售及房地産市場回暖等諸多因素,我們有理由相信,一季度的中國宏觀經濟曙光已現,接下來的二、三季度,GDP環比可望出現明顯增長,並極有可能在三季度達到8%以上的同比增速。(陳波翀 作者係中國銀行私人銀行(深圳)投資顧問)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