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美國受了輕傷 歐洲是重傷 中國是內傷

2009-04-02 15:07     來源:人民網-經濟頻道     編輯:肖燕
  金融危機蔓延至今,叫苦聲最大的都是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而以筆者的見解:美國受了輕傷,歐洲受了重傷,中國受了內傷。更重要的是,發達國家品質型的經濟已經遠比發展中國家數量型的經濟具有承受力和抗擊力。這輪金融危機退潮之後,國際經濟格局的不平等程度將可能加劇。

  美國擁有造錢與發錢機器,是全世界最有錢的國家;同時也是全世界最沒有錢的國家,全球最大的貿易逆差和財政赤字都在美國。美元需求和資金需求是美國金融戰略與技術的根本目標,也是金融戰略的核心內容。美國在調動全世界的美元和資金、壟斷全世界的美元和資金、重新分配全世界的美元和資金。從負債的角度,美元超價值,從債權的角度,美元也超價值,但是美元運作卻自如、自主和自我,在創造風險與化解風險中應對和控制自己和全球,這是美元特有的特權、霸權和強權。

  美國依據自身經濟和金融信心、心理和實際狀況,運用美國獨有的美元報價體系、美元獨霸的貨幣機制以及美國金融的實力規模,主動調整和調控自我階段需求和自我風險控制。美國金融市場價格下跌或價格上漲,有時是維持經濟信心需求,有時是維持投資信心需求,都有明顯自我調控痕跡。美聯儲已經超出國家作用,而成為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和引領的中央銀行,美聯儲政策引領達到前所未有。美國與昔日相比不可能做到一榮俱榮,但是美國卻有效防止了自我一損俱損。美國經濟因金融風暴發生了嚴重問題,這種嚴重問題是在美國政府與政策控制力之內,而不是失控。

  從諸多國際關注的美國因素看,美元信用、美元債務風險都引起全球極大關注甚至擔憂。可是如果從美國規模和實力優勢,從美國高端、新型和現代角度考量,美國的遠見性和前瞻性已能自我規避風險,全世界想到的美國更想到,全世界沒想到的美國也會想到。

  透過過去與當前很多問題的爭論,筆者觀察的見解是,美國將長期戰略置於短期策略應對之中,長期中設定短期對策,進而美國可以從被動變為主動。當前全球金融問題主要是美國過於自我和全球不足自我,進而産生金融危機模式的改變與經濟衰退定義的隨意。

  美國是具有充分歷史經驗和充分市場基礎的金融戰略大國。美國人“會哭”是因為美國明確自身弱點和將要碰到的難題,進而美國針對自我問題調節美元匯率的走勢,不會讓美元走勢喪失投資信心,也不會讓美元走勢傷害自身經濟結構;美國人“會玩”是因為美國知道自己的優勢和地位,尤其是面對歐元挑戰美元霸權和分割美元份額,美元是以退為進、以守為攻,採取搭配與組合貨幣手段,製造與美國有競爭力國家和地區的問題與困難,進而呈現對歐元的傷害、對俄羅斯的衝擊、對伊朗的不戰而勝以及對我國的不宣而戰。

  美國運用經濟的大中玩險、運用金融的大中玩悲、運用匯率的強中玩弱完全是出於自我長遠利益的考慮和決策。因此,國際金融市場並不能透過美元短期價格評估長期價值。作為最為重要和強大,且有充分經驗和歷史主見的大國,美國對此輪金融風暴長遠的設想在於:一是考驗自我承受和調節程度,將來,美國將可能採取更大的調節與調整節奏與幅度;二是關注與驗證全球金融市場的承受和控制力,未來將針對性採取差別性對策,區別對待和處理價格與價值趨勢;三是重新選擇與確定戰略合作夥伴與競爭對手,考驗自己需求的合作目標以及打擊的對象和競爭的目標。我們看到美元信用債務在擴張,而美國資源儲備在增加,增加中這些價格是在下跌,這不是簡單的順勢而為,而是深謀遠慮。所有金融市場價格與資源商品價格的走勢中,同樣具有美國手腳的跡象。

  起源於美國的一場震驚全球乃至波及全球的金融風暴發展至今,全球得到的結果是美國好于別國——歐元區先於美國步入經濟衰退,日本壞于美國處於經濟衰退邊緣,中國從倖免到嚴重恐慌,似乎美國不僅沒有嚴重傷及自我,相反全球受傷都嚴重於美國。而回顧歷史,眼前的許多現象與狀況表面看是簡單重復,但經濟透徹的思考和分析卻發現未來的前景更加嚴重,甚至將發生我們難以想像的結果。(作者是中國國際經濟關係學會常務理事)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