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大漲“嚇跑”散戶 週期“熱”消費“冷”

2010-10-18 11:13     來源:中國證券報     編輯:張蕾

  國慶節後的第一個交易周,A股市場放量大漲。在大漲背後,不同種類資金的交易行為差異巨大,概括起來就是:主力資金調倉週期權重股,支撐起大盤的上漲;而散戶資金“苦日子”過習慣了,紛紛在指數大漲時“跑路”。

  主力“調”散戶“跑”

  在長假過後的第一個完整交易周中,市場交投極為熱烈,滬指快速突破各整數關口,直逼3000點大關。具體來看,滬綜指全周上漲8.49%,深成指則大漲7.17%。在股指瘋狂上漲的過程中,兩市成交量也出現了驚人的爆發,滬市全周成交12478.48億元,而深市成交8435.74億元,兩市日均成交接近4200億元水準。

  根據金融界《快贏》(QUICKWIN)分類賬戶統計,上周滬市主力成交11341.55億元,其中流入5702.34億元,流出5639.21億元,凈流入資金63.13億元;散戶成交1126.89億元,其中流入551.39億元,流出575.50億元,凈流出24.12億元。深市主力成交4801.69億元,其中流入2406.57億元,流出2395.12億元,凈流入資金11.46億元;散戶成交總額為3627.00億元,其中流入1808.34億元,流出1818.66億元,凈流出資金10.32億元。

  上周資金流動出現兩個有意思的現象:一是雖然市場大漲,但主力資金凈流入量其實有限;二是滬深兩市散戶資金紛紛呈現凈流出的格局。對此,分析人士指出,主力資金凈流入幅度有限,一方面與基金目前倉位已經較高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基金的調倉行為密不可分。事實上,不少主力資金上周都在賣出中小盤成長股、消費股,而大舉買入週期性權重股,這種調倉雖然不會大幅改變市場資金凈流入情況,但卻會造成指數的大幅上升。至於散戶資金,歷史經驗顯示,散戶往往很難跑在頭部,目前點位散戶資金凈流出,恰恰意味著強勢行情可能遠未結束。

  週期“熱”消費“冷”

  在成交爆量的背景下,主力資金板塊流向的特點在上周出現變化。從行業板塊資金流向來看,據金融界《快贏》(QUICKWIN)數據顯示,上周主力資金凈流入較多的行業板塊有有色金屬、煤炭石油、券商、機械和銀行,分別凈流入資金80.22億元、57.14億元、30.22億元、27.05億元和24.62億元;上周主力資金凈流出較多的行業板塊有醫藥、商業連鎖、釀酒食品、農林牧漁和汽車類,分別凈流出資金47.51億元、34.58億元、27.41億元、24.55億元和23.06億元。

  從概念板塊資金流向來看,上周主力資金凈流入較多有大盤股、稀缺資源、定向增發、中價股和公募增發概念股,分別凈流入135.93億元、94.23億元、50.87億元、45.74億元和42.49億元;資金凈流出較多的是低價股、中盤股、社保重倉、小盤股和新上海,分別凈流出55.74億元、45.97億元、34.09億元、30.79億元和22.77億元。

  不難發現,上周以有色金屬和煤炭為代表的強週期股票受到追捧,而醫藥、商業連鎖、農林牧漁等消費類板塊普遍遇冷。對於這樣的市場格局,有業內人士判斷,在經過短期大漲後,強週期板塊有可能面臨休整,而隨著“十二五”規劃即將出臺,消費類股票有望重新獲得部分資金回流。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