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八屆 > 評論聲音

深化民間互信是兩岸關係基礎

時間:2016年06月17日 13:32:00來源:台灣網

  臺灣《旺報》17日發表社評説,“兩岸海峽論壇”12日如期在廈門舉行,在兩岸關係進入“冷對抗”情勢下,此次論壇的召開傳遞了幾個訊號:一是兩岸關係仍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兩會、國臺辦與陸委會常態化溝通機制與協商管道雖告中斷,海峽論壇照常舉辦,表示大陸對臺大政方針未因臺灣政局變化而變化。二是大陸對臺工作模式調整,由“官”轉“民”。大陸政協主席俞正聲、臺灣政黨領袖均出席大會,將共同致力推動民間交流。三是兩岸民間合作領域擴大。今年論壇議程涵蓋青年、公益、社區、科技、氣象、智庫交流,專案之豐富凸顯兩岸民間合作面廣闊,且可發掘的潛力巨大。

  海峽論壇應兩岸關係而生,8年間深耕兩岸基層,數十萬兩岸民眾由此增進了解、加深情誼,展現親和力與生命力,在兩岸政黨交流“急凍”情境下,仍展現出巨大活力。走民間道路,契合大陸現階段“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拉近同胞心靈距離”思路,也切合化解兩岸“政治互信不足,民間互信待提升”的需要。

  30多年來,兩岸互動雖然漸趨頻繁,但互信水準卻未升至相應高度。兩岸價值觀、社會運作模式與政治制度都有一段差距,對經濟模式的可持續性又存有疑慮,加上大陸崛起後,島內社會反向瀰漫的“臺灣我最大”氛圍。太陽花反服貿就體現出民間社會對兩岸合作的認知落差,大陸民間社會對臺灣也出現多樣情緒。肯亞事件在大陸民間引發熱議,網路媒體上出現“臺灣最美的風景是騙人”等言論,大陸“帝吧出征”臺灣,論戰中對立情緒也可見一斑。

  兩岸血脈相通、文化同根,但歷史記憶大不同。兩岸因長期隔絕,未能分享相同的經驗,兩岸資訊交流受到限制,造成相互封閉、訊息扭曲等現象,兩岸民眾非常不容易全面了解真實的對方,加上政治人物操縱政治對立,民間互信自然十分困難。

  建立民間互信非一日之功,但民間互信對兩岸關係發展有深遠意義。“柢固則生長,根深則樹久”,民間互信若不能建立,上層互動乃至互信建立則更加艱難。當前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重要原因亦在於兩岸民間層面社會支援度不夠,動力不足。

  突破當前困境,需要自下而上的力量支撐。創造共同生活的經歷乃至共同歷史記憶才能有助於互信,繼而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此次海峽論壇做出典範,側重青年和基層,突出體驗式交流。新增的兩岸青年企業家對話環節,提供了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與臺灣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等就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共圓夢想深入交流的平臺。有關民生話題,從福建自貿區、“海絲”建設,到社區治理、公益活動,都有深度參與環節,兩岸業界共用經驗和機遇,對口合作。

  沒有交流就沒有互信,有了深度交流才能建立起共同的記憶,就可以培養互信。俞正聲在海峽論壇中談及兩岸未來發展時表示,兩岸愈複雜,民眾愈須交流。

  國民黨副主席胡志強、花蓮縣縣長傅昆萁等也在發言中表示,兩岸民眾是兩岸關係發展最有力的推動者,應當大力加強兩岸民眾交流。

  針對兩岸資訊扭曲問題,智庫和媒體可以扮演更重要角色。作為兩岸民眾了解彼此的最主要管道,兩岸媒體應通過互動交流建立互信,客觀、公正地溝通兩岸,建立起兩岸民間互信的基礎。智庫交流則可以補位當前政黨交流的空缺,溝通彼此真正意圖,減少誤判,並提出建設性建議。

  青年一代建立認同需要更長的時間,兩岸之門開得越多,雙向進入的機會越多,交流的領域越廣,兩岸互信就會得到根本的增長。但這一切都有賴兩岸官方更多的擘畫,調動民間力量廣泛參與。當此兩岸官方關係中斷之際,格外需要兩岸政黨高層放寬格局,以蒼生為念,順民心而行,把精力、資源更多的投向兩岸青年的民間往來,長期奠基兩岸和平,是為仁、智也。

【編輯 李瑞艷】
論壇資料

論壇日曆(6.11-6.17)活動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