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海峽論壇官方網站 > 第八屆 > 論壇播報

第八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在古田開幕

時間:2016年06月13日 15:11:00來源:東南網

第八屆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13日古田開幕,圖為開幕式現場。

  東南網寧德6月13日訊(本網記者 邱麗娟 葉伏國) “近年來,通過陳靖姑文化在兩岸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拉近了兩岸同胞間的距離,也在無形中架起了友誼的橋梁。”13日上午,臺灣順天聖母協會理事長馮隆原如是説道。

  臨水福地,千祥雲集。當天,第八屆“海峽論壇 陳靖姑文化節”在世界陳靖姑文化發祥地福建古田縣開幕,海峽兩岸數百名陳靖姑信眾齊聚古田臨水宮,同臺交流,同心祈福。

  順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被譽為“救産、護胎、佑民”的“婦女兒童保護神”,是福建最有影響力的兩大女神之一。2008年,陳靖姑信俗文化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據統計,目前分佈在世界各地的臨水宮分宮分廟有4000余座,陳靖姑信眾已逾億人。而且歷經近千年傳承,以古田臨水宮祖廟為發祥地的陳靖姑信俗文化已成為閩都文化和海絲文化的重要內容,成為世界各地華人社區頗具影響的世界文化現象。

  上午9點整,祭祀典禮拉開了陳靖姑文化節的序幕。在陳靖姑金身像前,參祭人員循上馨香、獻三牲、三獻爵、誦讀祭文、行“三跪九叩”禮以及獻樂舞等傳統禮儀,依序展開祭典,兩岸民眾虔誠進香祭拜。

  “一年一度的文化節是助推寧德發展的重要載體。”中共寧德市委書記廖小軍表示,經過千餘年的傳頌,陳靖姑文化已經成為兩岸民眾共同的文化信仰,特別是通過這些年持續的舉辦文化節,陳靖姑文化得到進一步的發揚光大。陳靖姑文化已經成為維繫兩岸民族情感、密切同國情、深化合作交流的一種精神和紐帶。他還表示,陳靖姑文化節也將成為民間文化發展促進社會的和諧向上、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知名品牌。

  古田縣委副書記葉崧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今年文化節的一大亮點是舉辦“海絲之路與陳靖姑文化傳播”研討會。他表示,研討會的舉辦,進一步從學術上凸顯了陳靖姑文化是海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的、本土的文化資源,是中國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內在的文化基因之一。

  採訪中,不少臺灣同胞都表示,古田臨水宮祖廟是全球臨水分宮分廟的本源,他們來大陸追根尋源、認祖歸宗,正是為了取得一種身份認同、文化認同。

  來自臺灣新北市的黃網女士告訴東南網記者,這是她第二次來到陳靖姑的祖廟,她特地大老遠從臺灣來到古田,就是為了來虔誠的祭拜陳靖姑。“今天能夠親眼見證陳靖姑祖廟新請香大殿的上樑儀式十分激動,也希望通過每年這樣的活動讓兩岸同胞更加親密。”黃網女士説道。

  此外,記者了解到,今年的陳靖姑文化節還新增了投資環境考察等活動,進一步將“文化搭臺,經貿唱戲”落到實處,有效推動了兩岸文化經貿交流的融合創新。

  陳靖姑文化是寧德市古田縣最具特色的地方優秀傳統文化,也是閩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乃至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近年來,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陳靖姑信俗文化發祥地的古田縣,努力挖掘和弘揚陳靖姑信俗文化,致力做大做強陳靖姑信俗文化品牌,全力打造世界陳靖姑信俗文化中心,積極豐富閩都文化內涵,提升閩都文化影響力。期間,古田縣借助“海峽論壇”這一平臺,多次舉辦陳靖姑文化節,以陳靖姑文化為紐帶,提升陳靖姑文化在兩岸間的積極影響,以文化交流凝聚民族共識、維繫民族情感、增進同胞情誼、促進兩岸文化交流,進而深化兩岸合作與對接,推進“六新大寧德”建設,進一步鞏固了兩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

【編輯 李瑞艷】
論壇資料

論壇日曆(6.11-6.17)活動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