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今日推薦  > 正文

轉基因審慎推進難消質疑:崔永元赴美調查

2013-10-28 09:32 來源:東方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轉基因作物能增産是騙人的”——這則流傳于上週末的媒體報道再度將爭議中的轉基因食品技術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表達上述觀點的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佟屏亞,發言場合是9月底的一場研討會上,會議的召集方是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主題是關於轉基因于國家安全的“再討論”。

  佟屏亞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他並不反對開展轉基因基礎研究,而是“堅定拒絕”急功近利地將轉基因主糧商業化。

  名嘴崔永元也參與了上述研討會,此後便赴美進行“田野調查”。兩人的觀點展示了目前轉基因交鋒的中性一面:並非一刀切反對,但求審慎推進。

  在這個“轉基因焦慮”的時節,農業部等官員以及一眾力挺轉基因的學者也多有出面,或作科普性澄清或作安全性確認。

  “並不反對基礎研究”

  GMO和OMD,前者是轉基因的英文縮寫(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後者是老外經常挂在嘴邊的口頭禪(“我的天”)。如今,圍繞在轉基因農作物和食品上的爭議時常讓一頭霧水的普通消費者發出這樣的感嘆。無論是“挺轉”還是“反轉”方面,都雲集了諸多學者、教授和公眾人物。

  昨日,佟屏亞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名農業科研人員,他並不反對開展轉基因基礎研究,不能因為轉基因的未知而落後在世界科學發展的後面。

  “至於它存在的安全隱患和對生物多樣性的危害,應該進行認真的研究和公開透明的討論。並且還要在科研中花費更多時間和精力查明其利弊,急功近利地將轉基因主糧商業化應該堅定拒絕。”他説。

  我國政府一直對糧食安全問題抱以極大關注,簡單來説,中國人的飯碗不能端在別人手裏。不過安全,並不僅僅指糧食産量的自給有餘。

  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問題便是爭議之一。佟屏亞對本報記者解釋,雜交育種技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説也是轉基因,但主要在同屬或同科的物種之間,親緣關係很近。而轉基因是不同的類群之間跨物種轉換基因,是異源基因。前者的融合不易發生衝突,後者就不得而知,“這是爭議的焦點。”

  對於類似于佟屏亞的這些疑問,官方部門曾作多次回應。國家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林敏8月底針對“實驗證實轉基因食品與腫瘤具有高度相關性”的媒體報道表示,這一實驗被權威機構證實是虛假的,凡是通過安全評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一樣安全。

  而根據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謝家建的説法,轉基因食品商業化並非“一蹴而就”。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要求,取得了轉基因生産應用安全證書,並不能馬上進行商業化種植,而是需要取得品種審定證書、生産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

  按照林敏的介紹,轉基因食品入市前都要通過嚴格的毒性、致敏性、致畸性等安全評價和審批程式,不計算實驗室時間,僅進入安全評價階段一般需要三年以上時間。

  跨國種業“有何蹊蹺”

  除了安全性,轉基因作物能否增長是另一個爭議焦點。聯合國糧農組織駐華代表處助理代表張忠軍在此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任何一種有利於提高糧食産量和改善農産品品質的技術,都是歡迎的。

  但佟屏亞稱,參考“對照品種”,如果能夠增産,即便是5%,才能夠進行是否有害的討論。否則,連增産都不能夠達到,為什麼要嘗試轉基因呢?哪怕它無害。

  對此,黃大昉持有不同觀點,他稱,轉基因農作物的增産效果是客觀存在的。

  然而,對於“減少産量損失,實際起到了增産的效果”的説法,佟屏亞表示懷疑,“嚴格意義上,現在還沒有發現一種能使農作物增産的‘增産基因’,因為農作物增産涉及的因素十分複雜。”

  農業生産分為“增産技術”和“保産技術”。其中,良種、施肥、灌溉,屬於前者。植保、除草、排澇等屬於後者。佟屏亞認為,這不是增産的結果,而是將減少農藥的用量折算成增産的數量。

  爭議並不限于轉基因本身,上述研討會上,佟屏亞表示,從2001年起,孟山都(美國公司)就在有計劃地進入中國,“最終跨國種業公司順利地完成了中國本土化布陣,其最終的目的是讓中國的土地種滿轉基因種子。”

  亦有媒體表示過這樣的疑問,孟山都和杜邦這樣的利益集團異乎尋常地慷慨,美國這種反常的態度裏面究竟有什麼蹊蹺?

  在林敏看來這些並不足慮。不久前,農業部官網一篇文章中援引林敏的説法稱,轉基因智慧財産權問題一直是中美兩國談判的焦點。目前銷售給我國的轉基因農産品只能用作加工原料,不能種植,也不能作為育種材料,從未“慷慨”過。

  目前,我國批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包括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這些食品必須獲得我國的安全證書。

  “開門科研”

  “轉基因技術只能作為常規育種方法的一種輔助技術,而不應該成為育種的主體。”佟屏亞表示,歐洲強調“預防性原則”。對轉基因産品採取嚴格驗證和明確的標簽制度,並且幾乎沒有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美國雖然有大量的轉基因産品,但是也堅定地拒絕小麥、玉米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

  上周,崔永元在微博上稱,在美國一天見了十幾個人,“他們對我來美國調查轉基因一事很感興趣,希望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弄得我哭笑不得。如果這些人能代表多數美國人,我只想説,他們‘放心地吃了十幾年轉基因食品’一説純屬謠言,因為他們連轉基因是什麼都不清楚”。

  在上述研討會上,崔永元也做了發言。他説,轉基因技術是中性的,國家在研究和實驗方面加大投入力爭領先於國於民都是件好事。而轉基因技術的實際應用則不然,一定要慎重,這關乎國家安全和公眾的生命安全。

  “法律意義上,也不能將轉基因作物簡單歸於生物學突破和農業新産品,更不能因此為公眾質疑設置障礙和為部門利益遮罩資訊。”崔永元説。

  儘管崔永元美國“調研”的一些説法有待證實,但其對“開門科研”的呼籲代表了一些人的觀點。新華網曾刊登評論稱,對轉基因大豆這類涉及高科技的産品,或許一般群眾不會説出多少道道,但作為使用者,人們有權利了解決策過程。不僅是發放轉基因安全證書,任何有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公共決策都不應讓民意缺席。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