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問診京津冀]京津冀如何打贏生態保衛戰?

2014-08-15 09:2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提到京津冀,"霧霾"或許是人們腦海中最先閃現的一個詞。2013年,京津冀成為全國空氣污染最重的區域。同樣讓人擔憂的還有"水",《京津冀發展報告2013》藍皮書指出:水資源承載力已經成為京津冀發展最大"短板"。

  現在提到京津冀,還有一個詞就是協同發展,而面對嚴重霧霾和極度缺水的京津冀生態現狀,三地如何破題,推動協同發展?來聽中國之聲特別策劃《問診京津冀》第三篇:《同呼吸、共命運-京津冀如何打贏生態保衛戰?》。

  市民:太難受了,現在是春秋冬都有霧霾,嗓子裏好像咔了東西,都不敢喘氣!

  2013年,京津冀區域的嚴重霧霾讓市民直呼受不了,也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據環保部發佈的全國74個城市和重點區域2013年度空氣品質狀況,京津冀區域全年空氣品質達標天數比例不足四成,13個城市中,有11個城市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成為全國空氣污染最重的地區。霧霾讓人呼吸不暢,水旱則讓人感覺血脈不通。7月,正是蔬菜最需水的季節,而張家口市張北縣的降水量只有可憐的80毫米。饅頭營鄉王簸箕溝村民田亮看著地裏打蔫的5畝大白菜直嘆氣,眼瞅著全家一年唯一的收入要泡湯,老田心裏發了毛,念叨著:沒辦法,水太少。

  老田:水資源非常緊缺,政府給我們分配的用水定額是120方,以後用水都要跟你收費。不讓你打井,你就種不了菜了,水澆地面積就發展不了了。打一個新的機井都得縣長親自批。

  資料顯示,超採已造成河北省地下水資源嚴重流失,地下水漏斗區達25個,其中漏斗面積超過1000平方千米的有7個。與河北相比,北京的情況也並不樂觀。中國環境科學院研究員趙章元表示,整個華北的水源都已告急。

  趙章元:整個華北地區是有5萬多平方的漏斗,當然更主要的是水量越來越少,大興那邊打到300米的了打不上來了。

  京津冀三地生態紅燈亮起,山水相連,空氣相通,可謂同呼吸,共命運。痛定思痛,區域協作,由大氣污染防治破題。2013年9月,國務院發佈被稱為“大氣十條”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各地協作機制建立,配套政策出臺。現在,水資源保衛戰也即將打響,被人們稱為“水十條”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已經編制完成,即將全面實施,京津冀水源保護,流域環境治理等將分步展開。

  儘管京津冀三地都相繼推出了有針對性、詳盡的防治計劃,然而記者實地調查的時候發現,在這些舉措和成效的背後,京津冀三地之間仍存在一些體制和利益方面的糾葛,如果處理不好或將影響京津冀區域聯防聯控取得實質性進展。

  從北京向西120公里,就進入“京北生態新區”的核心區--張家口懷來縣,北京備用水源地官廳水庫80%在該縣境內。縣長李玉清告訴記者,懷來每年的財政收入在15億元左右,只是“吃飯”財政,但在河北張家口、承德地區仍處在第一梯隊。為了保護官廳水庫周邊生態環境,每年縣裏都會擠出資金造林綠化,但由於財力所限,和北京方面相比,投入資金和産生的生態效益都嚴重不足。長期的資金匱乏,致使生態環境的改善舉步維艱。64歲的河北豐寧縣農民孟憲堂所在村子守著密雲水庫上游,家裏有20畝地,以前一半種稻子,挺實惠,可是太費水。

  孟憲堂:以前都是稻田,現在都是玉米,這個河就是潮河,流到密雲水庫去。07年開始稻改旱,一開始還行,就是説給補償一部分,差價不大,到現在顯著損失大了。

  上游農田搶水,下游水庫更缺水,怎麼辦?7年前河北省和北京市一塊兒弄“稻改旱”。北京每畝每年給補450元,慢慢又提高到550元。就一個要求,密雲水庫上游10.3萬畝的水稻改種旱田。

  孟憲堂:現在老百姓實際損失不小。這會兒1000斤大米就是2700,要是出1000斤棒子出一千塊錢其中還損失1700呢,損失了這1700補了550,至少老百姓還損失1千塊錢。

  改種旱田後,承德每年可節水3550萬立方米,張家口市赤城縣每年可節水2000多萬立方米。雖説北京每年補貼近6000萬元支援河北“稻改旱”,但鄉親們還是期盼著政策上能多補點兒,畢竟550元的標準已經執行了7年。

  孟憲堂:就始終給你補三倍玉米的錢,它就合理,你別定價。

  在河北張承地區,有太多的人和老孟一樣守著官廳、密雲和潘家口水庫這三盆水,但哪怕像這樣微薄的補償又太少太少。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周潮紅表示,河北經濟水準相比京津較低,作為京津生態涵養區,單純依靠自身財力保持並不現實。多年來,她在全國兩會上呼籲,應該按照“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建立區域和流域長效生態補償機制,但進展並不順利。

  周潮紅:生態補償並不是説我把你整個的社會經濟的發展我給你全包了,為什麼要補償,明確我補償範圍補償什麼,達成一個協議,達到了我這個要求我給予補償,達不到這個要求我不給予補償。再有一個是補償的資金到底是多少?這些東西都通過科學的測算,另外一個是政府之間協商解決的,就是這些困難。

  而河北的百姓和基層幹部卻都盼望著,這樣的爭論儘早結束。

  協同治污步履維艱,生態補償爭議不斷,這讓我們的心又糾了起來。京津冀三地之間想要“同呼吸,共命運”,攜手打贏這場生態保衛戰要跨的坎太多了。那麼三地又將如何破題呢?

  2014年7月31日,京冀兩地政府在北京簽署了7項合作協議推進協同發展,其中包括《共同加快張承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協議》,讓人們對區域生態補償機制的儘早建立有了更多的期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表示,補償機制的突破口在“相互妥協”。

  常紀文:現在正是一個談判的好時機,河北肯定想得到更多的支援,這可以理解。就是互相妥協,沒有妥協就沒有協議。

  常紀文認為,採取一對一的援建或許是目前能讓三方都接受,並實現雙贏的補償方式之一。

  常紀文:最好是北京給他們做工程,改善那邊的基礎設施,比如説給當地建學校,包括他們的一些農産品可以運到北京來預先銷售,提供一些就業機會。還有一點,就是發展旅遊。由北京出錢修高鐵到承德,讓旅客有條件一個小時就到你承德,能夠充分的旅遊。甚至很有可能把一些沒有污染的企業,高科技企業搬幾家過去,由北京市給予優惠政策,這算是雙贏。(記者孟曉光 杜震 馬喆 陳慶濱)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