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12日,香港新界元朗的屏山文物徑啟用,標誌著香港首條文物徑的誕生。歷經20年發展,香港目前共發掘了屏山文物徑、龍躍頭文物徑、中西區文物徑(中區線、上環線、西區及山頂線)、大潭水務文物徑、灣仔歷史文物徑、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徑共6條文物徑。它們多數由古物諮詢委員會構思發起、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古物古跡辦事處籌備推動,並獲得信託基金、教育基金、社會組織和當地居民的大力支援,目的是提高公眾對文物重要性的關注。
屏山文物徑,位於香港元朗,長約1.6公里。元朗屏山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地區之一。鄧族在12世紀定居屏山後,成為新界一個重要的宗族,他們先後建立了“三圍六村”,並興建多所傳統中式建築,如祠堂、廟宇、書室及古塔等;此外,還保存了各項節慶儀式等傳統習俗。
龍躍頭文物徑,香港政府于1999年12月4日在新界設立。龍躍頭是新界五大族之一的鄧氏聚居之地,現時仍保存不少典型的中式傳統建築。龍躍頭鄧氏至今仍保留農村風俗,如除春秋二祭、天后神誕外,正月十五仍有為初生男丁舉行的開燈儀式,二月初一祭祖及設齋宴,並舉行十年一屆的太平清醮。
中西區文物徑,是古物古跡辦事處將區內的歷史建築及舊址連接起來、方便遊人沿途遊覽古跡和了解該區發展及演變的一條文物徑,包括中區線、上環線、西區及山頂線,分別涵蓋42項、35項、25項歷史建築及舊址。
灣仔歷史文物徑,灣仔是香港最早期發展區域之一。2007年,發展局成立了一個由灣仔區議會議員、專業人士和歷史學者組成,並由市區重建局擔任秘書處的“活化灣仔舊區專責委員會”。委員會設立了灣仔歷史文物徑,並製作了小冊子,探討區內的文化與歷史。
聖士提反書院文物徑,是香港首個設在學校校園內的文物徑。文物徑在優質教育基金資助近27萬港元、在古物古跡辦事處提供意見推動下得以成立。1903年成立的聖士提反書院是香港少數擁有悠久歷史的中學之一。書院內有為數不少由古物古跡辦事處評定的1~3級歷史建築。這些傳統的西式建築物,有著殖民地建築特色,在香港其他地方已較少見到。
大潭水務文物徑,在古物諮詢委員會的建議下,古物事務監督將大潭水塘群以及其他5個戰前水塘內共41項具歷史價值的水務設施,一併列為法定古跡,確保這些重要的水務文物獲得法例保護。全長5公里的大潭水務文物徑範圍涵蓋21項已被列為法定古跡的水務歷史建築。
[責任編輯: 楊麗]